网络问政从中央走向地方
“唉,要工资难啊!”8月初,一位讨要工资的河北籍打工妹在某网站开设的留言板上,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她没想到,半个月内她便得到了天津有关部门的答复。在天津近期出台的《关于“人民网”等网上留言办理工作的规定》中,其中明确提出市主要领导同志需对网民留言及时反馈,最长不得超过15天。
类似的故事正在中国各地上演,中国网络问政正从中央走向地方。近期,山西、广东、江西等省份对网络民意的重视频频见诸报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网络问政平台”上鼓励网友“打好铁、抢沙发、盖高楼”。一时间,“汪帅”便成为网友对省委书记的昵称。而当广东省职能部门第一个“网络发言人”现身虚拟世界时,更引发各地效仿和热议。
人民网近日发起的“网络问政”大型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认可网络对领导的监督作用,对“网络问政”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充满期待。“它表现出我国民主执政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网络这个载体让民意反映的代价减小,速度加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对此赞赏有加。
为了防止网络问政“形式化”,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实施方案》,将省政府办理网民意见的工作细化,并加以责任追究。安徽正在审议《人民网网友给省委书记留言办理工作暂行规定》,省委书记王金山再三强调“要形成长效机制”。
夏学銮认为,虽然现在还处于网民“宣泄”和反映问题的阶段,但能让政府“倾听”已经可以化解许多可能爆发的突发事件。“从‘发牢骚’到‘给提案’的跨越需要一段漫长的路,但目前某些地方的政府表现令民众对未来充满期待。”
专家们表示,中国网络问政正在向趋于“常态化、制度化和公开化”发展。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的想法还停留在让民众可以说话,从而缓和社会矛盾的阶段,如果有更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加入网民群体,帮助他们反映和提议,将是网络问政跨越式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相关阅读:
- ·网络问政,沟通零距离(11/13)
- ·丽水驶出网络问政直通车——民生难事一(07/17)
- ·网络问政从“问答”转向“深问”(10/23)
- ·网络问政的倒逼与抵制(09/19)
- ·要把网络问政作为一种工作方式(05/28)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要推进网络问政制度(03/13)
- ·网络问政切忌盲目跟随潮流(12/30)
- ·开展网络问政 探索新社会管理模式(12/07)
- ·什么都问百度何必养着公务员?(11/22)
- ·公务微博微天台:网络问政载体 网上便民(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