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写字楼网 >> 电子商务 >> 网络经济 >> 浏览文章

网购消费催生“宅经济”发展

2012/7/13 15:52:36 五星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新加坡《星期日时报》日前有一篇名为《中国宅经济方兴未艾》的文章。文中说,宅族属于一个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该市场现在有“半个中国大”。宅在家里的消费者爱上网,热衷网购,喜欢娱乐和信息交流,往往在

    新加坡《星期日时报》日前有一篇名为《中国宅经济方兴未艾》的文章。文中说,宅族属于一个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该市场现在有“半个中国大”。宅在家里的消费者爱上网,热衷网购,喜欢娱乐和信息交流,往往在晚上7时到凌晨2时最为活跃。随着更多的人接受“宅”,通常家外面的消费转移到了家里,这将大大影响市场结构和品牌。
    “宅”如今已成为中国新兴市场现象,尚扬媒介在去年发布的《2012中国消费趋势前瞻》已经发现“宅”现象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数据也佐证了这个现象:有49%的中国城市人口表示“如果可以选择,在非工作时间我喜欢宅在家里而不愿意外出”的态度。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居民调查的数据也显示宅人的比例在往上攀升。
    随着全球金融海啸冲击,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个热门新名词“宅经济”,简言之,指的是人们减少出门消费,转而在家看电视、上网所产生的消费行为改变及经济趋势。随着全球失业人数越来越多,这种原本属于“小”经济群快速演变成社会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为谁也不能忽视的消费方式。“宅经济”来了,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值得我们去关注。

    网购开始的“宅经济”

    周末早上睡到自然醒,还来不及吃早饭便打开电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收发邮件……轻击鼠标,等着快递送货上门;购物足不出户,订票订餐一键全搞定。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刘小姐足不出户,也能“宅”出一个充实的周末。对于这样的“宅生活”刘小姐很满意:“每天工作都那么忙,早出晚归,筋疲力尽,只有双休日才有一点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然要‘宅’在家里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眼下刘小姐过上的这种“宅生活”已不是个例,“宅”成为现在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而由他们的宅生活催生的“宅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覆盖各行各业,创造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黄先生是文化公司的创意总监,因工作太忙,下班时间经常不固定,所以加班时,他总是通过叫外卖来解决用餐问题。“点一份外卖在我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公司周围有很多快餐店都提供外卖服务,还可以每天叫不同的外卖变换口味,方便又快速。不只是我,身边许多同事也喜欢这种消费方式,大家桌上都有好多餐馆的外卖服务卡。”
    “商场晚上10点打烊,网店却从不打烊。”习惯了夜生活的夏先生,经常在晚上工作完成之后,泡上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面,享受网上“淘”宝加休闲的乐趣。
    “不用早起挤公车,还可以穿着睡衣,涂着面膜,听着音乐开始一天的工作。”在网上经营着一家化妆品店的潘小姐这样形容自己的“宅工作”。一年前从公司辞职之后,她做起了专职店家。潘小姐说,在网上开店并不是自己的一时冲动,宅经济是一种必然的消费理念和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家里,享受足不出户购物的便捷,所以,网店只要做得好发展空间很大。事实上,潘小姐的决定并没有错,现在她开网店每月收入是以前工资的两倍以上。
    像潘小姐这样专职开网店的人不在少数,而随着网店的兴起,还衍生出了不少新职业。比如网店培训师、网店模特、网店装修师……他们基本上不需要投入资金、不直接承担风险就能从日趋流行的“宅经济”中获利。
    在这些“宅男宅女”的热捧下,“宅经济”不断升温,一场抢占“宅经济”先机的竞争也由此拉开。为了满足众多的宅需要,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围绕消费者的“宅经济”构建商业模式,拥有实体店面的企业也开始在传统渠道之外建立网络销售部门。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争相开展外卖业务,多家企业进入淘宝网设立官方旗舰店,苏宁、国美等连锁网购商城,甚至实体卖场也加大对“宅配业务”的投入。

    “宅经济”商机无限

    精明的商家们无疑嗅到了“宅经济”带来的巨大商机,除了个人网上开店创业蔚然成风外,一些企业内还专门设立网购部来负责网上营销业务。“宅经济”潜力巨大,成为不少商家眼里一座可深入挖掘的“金矿”。业内人士认为,对不愿出门的“宅人”来说,他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空间非常大。
    由于电信业和互联网的发展,在国外,“宅经济”已十分普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宅经济”获得了更加飞速的发展。一些人失业后,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就在家中通过网络找一些兼职,做一些网络商务活动。当然,即便不发生这次金融危机,在家办公、上班、兼职、干商务以及发展家庭服务业也是未来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现在买衣服都是从网上看好款式后去商场试穿,如果感觉合适再从网上买,这样能省下不少钱。”这是眼下国内很多人的看法。甚至有人预言,一些实体商店未来可能仅是商品展示厅。一些年轻人购买畅销书,更多的是从网上订购,通过快递送到家。
    “宅经济”所引发的相应配送业务迅速升温。无疑,网上交易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就业。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就提出,“宅经济”要“为1000万中小企业生存,为全世界1亿人创造就业机会,为10亿人提供网上消费平台”。
    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甚至预言,未来所有写字楼都将“人去楼空”,成为“幽灵”出没的地方。这也许只是一种预测,但预示了人们有朝一日会部分离开办公室,呆在家里办公。也有专家认为,网络颠覆了人们在以往商品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方式,使这个过程更简化了。所以从长远来看,“宅经济”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会互相渗透,传统商业模式可能会吸纳网络经济作为另一种服务渠道,而网络经济到一定程度也将会浮出水面,开设实体店。

    物流是软肋

    “宅经济”绝大部分都与网购有关。网购既满足了消费者在家购物的需求,也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进而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作为“宅经济”的支撑体系,物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物流难题,不仅是满足人们宅生活的必需,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宅经济”的发展。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并因此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但是这套体系还是被人诟病。电子商务交易额猛涨的同时,物流成为了最不给力的一个环节。特别是节假日疯狂抢购之后,多地快递爆仓,货物无法发出。第三方物流的滞后,天气等因素都是导致快递变慢递的原因。这些也直接导致了之后全国快递的集体涨价。多家快递公司开始接触风投和私募,希望能借资本力量突破规模瓶颈。而几家大型B2C企业也开始着手发展自有物流,保证在下一个购物季不会物流塞车。
    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完善整个物流配送体系,仍然是当今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市场的空白点就是新的经济机会,看似饱和的“宅经济”,其实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宅行业”有待规范

    “宅经济”在带来亿元市场规模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的“宅经济”经营商家门槛低,多停留在廉价低质层面上,不时出现假货、水货、低质商品,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例如,网络上销售的自制小吃,虽然没有品牌和漂亮包装,却凭借其在自家厨房炮制的独特风味,在网上深受白领们的青睐。但由于没有实体店,自制小吃处于食品监管“盲区”,原材料、生产环境、加工工艺无人监管,一些小吃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宅经济”所依赖的网络,不应该成为商家逃脱法律约束的平台。类似网络销售自制食品的“家庭小作坊”、“宅商家”,应纳入政府监管范围。
    相关专家称,发展“宅经济”需要立法,以打击利用网络进行各种可能的诈骗等非法行为,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品质保证将成为“宅经济”发展的更大商机。国际组织、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巴西、印度等都已或正在制订实施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我国最近出台了网上“商业数据保护法”,该法有望更好地填补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空白,有利于净化网络交易市场和保护企业在网络上的各种权利,是未来电子交易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一。

文章关键字:网络经济,宅经济,宅族,网购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