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推动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由点到面发展
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工作,研究讨论《杭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拓展区名单》、《杭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杭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发展考核奖励办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坚持“戴好帽子、用好帽子、争好帽子”三位一体,落实“四个并重”原则,实施“集团化”战略,推动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由“点”到“面”发展。
王国平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戌标,副市长佟桂莉,以及市政府秘书长许小富一起,听取了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9年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汇报。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前一段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加强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事关杭州转型升级、构筑“3+1”现代产业体系,事关杭州市区联动、实现市域经济一体化,事关杭州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意义十分重大。2000年以来,杭州先后获得了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国家信息化综合试点城市等14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称号,以及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杭州)基地等1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示范园区)称号。这些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导向性强、集聚度高、覆盖面广,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坚持“戴好帽子、用好帽子、争好帽子”三位一体,实施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集团化”战略,输出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品牌、政策、人才、管理、文化、招商等各类资源,实现“集团化”创业、“集团化”转型、“集团化”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重,坚持“创牌”与“建设”并重,坚持政策扶持与环境营造并重,坚持重点突破与辐射拓展并重,把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乃至世界一流、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具有国际竞争力强和核心竞争优势突出的创新企业、集聚中高端创新人才的试点和基地,闯出一条有杭州特色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之路。
王国平强调,强势推进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必须“用好帽子”,通过优化功能布局、加强引资引智、培育龙头企业、优化服务环境,抓好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核心区、核心企业和核心载体的建设发展,做好“点”的文章。要“戴好帽子”,坚持先自建后验收,坚持先挂牌后发展,坚持先争取市级拓展区后争取省级甚至国家级拓展区,坚持先市和区、县(市)出台政策后争取国家和省出台政策,抓好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拓展区、拓展企业和拓展载体的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扶持政策、产业集聚、品牌资源、服务平台、专家人才、体制机制的综合效应,做好“面”的文章。要“争好帽子”,抓住当前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暖化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出一系列新的试点和基地的机遇,结合杭州特色优势申报新牌子,动员各区、县(市)和市级有关部门申报新牌子,鼓励在杭企事业单位申报新牌子,重新包装老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牌子,切实做好“争牌”文章。
王国平强调,做好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工作,必须加强领导,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绩效考核,加强协调服务,及早谋划好拓展区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配套政策、加强招商引资、落实项目带动、探索核心区与拓展区联动机制等2010年工作,推动我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由“点”到“面”发展。
蔡奇指出,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具有起点高、有优势、辐射强三大特点,是杭州发展的金字招牌。要从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特别是要坚持“一顶帽子大家戴”,进一步扩大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的覆盖面,在建好核心区的同时积极向有条件的区块拓展,使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成为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一要坚持产业类、公共服务类、社会事业类“三线”推进。以提升为主推进产业类,以发展为主推进公共服务类,以创新为主推进社会事业类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二要抓好提升、拓展、创新“三个环节”。通过抓投入、抓公共技术服务或创新平台、抓专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好“提升”文章;充分发挥核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完善制度安排,确保核心区与拓展区在资源、信息、项目上实现共享,做到统一政策、统一对外招商,做好“拓展”文章;坚持领导带头抓申报,尽可能多地争取新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牌子,努力做到行行都有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区、县(市)要按照规划引导,选准自身位置,积极争取牌子,努力填补空白,形成地方特色。坚持“严进宽出”,做好拓展区认定、发展和淘汰工作。三要实施好三年行动计划。各国家级试点和基地以及拓展区要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国家级试点和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加紧制定各自的行动计划。用好金字招牌,加强招商,推动企业集聚和功能集聚,形成区域品牌。按照“一高一领先”目标,加强对产业类拓展区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