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平解答西湖申遗(2)
五是加强管理监测。为加强对西湖的保护和管理,杭州建立了西湖文化景观实时监测管理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对景区的实时监控,并建立快速反应处理机制,能快速高效地处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使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每一寸地面、每一个时点都处在严密、有效的管理之下,真正做到网络管理、定格管理、严格管理;建立了西湖文化景观预警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制订遗产各组成要素的监测管理标准,对各要素开展全方位的监测管理,并建立预警机制,制订科学有效的问题应对解决办法和措施,为落实杭州在西湖申遗中的各项承诺,提供了一流的技术保障。
六是开展系统研究。为收集西湖的“生命信息”,破译西湖的“遗传密码”,杭州把西湖研究作为西湖综合保护的重要内容,成立了西湖学研究院和西湖学研究会,建立了西湖博物馆,设立了西湖文化景观展示中心,举办了“世界遗产保护·杭州论坛”、“西湖龙井茶国际高级论坛”等大型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并在国内外征集西湖文献,编纂出版《西湖文献集成》、《西湖全书》、《西湖研究报告》、《西湖通史》、《西湖辞典》“五位一体”的西湖丛书,总字数达3100万字,为西湖申遗文本的编纂和增强杭州市民保护西湖的历史责任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保护西湖不仅是杭州城市管理者的历史责任,更是800多万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历史责任。杭州的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在专家和市民的呼吁下保护下来的。可以说,人民群众是保护西湖、保护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是西湖申遗的基础。在西湖保护中,杭州始终坚持“还湖于民”的理念,通过实施“西湖西进”、“免费开放西湖”、“景中村”整治等,使普通百姓和中外游客成为西湖保护的参与者、受益者;始终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做到保护为人民、保护靠人民、保护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护成效让人民检验。
4、问:西湖申遗成功对杭州有什么重要意义?
王国平:西湖申遗成功,是西湖两千多年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杭州人民的一件喜事。纵观5000年杭州建城史、2000多年西湖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没有西湖,杭州的兴盛就失去了依托,“人间天堂”的美誉就失去了内涵,历史文化名城就失去了“根”和“魂”,西湖的普世价值已深刻地体现在杭州城市的发展长河之中,充分体现在杭州文脉的发展嬗变之中。北宋大文豪苏轼曾说过,“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使杭州无西湖,如人而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西湖之于杭州这座城市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杭州人对于西湖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近年来,西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西湖综保工程被联合国评为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湖西综保工程荣获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西湖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一,西湖风景名胜区跻身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杭州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等桂冠,唯一的缺憾就是西湖尚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实现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圆了杭州老百姓的“世纪之梦”,必将极大地提升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更好地保护西湖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将有力地推动杭州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同时,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这些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示出独一无二的特征。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有7处遗产拥有规模显著的湖泊水体,其中包括:5处自然遗产,即布里特威斯湖国家公园、萨雅克-北哈萨克草原及群湖、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马拉维湖国家公园、贝加尔湖,虽然它们在自然属性方面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但文化价值特征不显著,不具备“文化名湖”的价值特征;1处湖泊类混合遗产,即澳大利亚威兰德拉湖区,该湖泊是自然与人类进化过程的重要证据,不具备“文化名湖”特征;1处文化景观的湖泊类遗产,即费尔特/新锡德尔湖文化景观,该遗产的湖体基本属于人类聚落的背景环境,不属于景观的构成要素。因此,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全球少数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是对世界遗产类型的重要补充,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产生积极影响。
5、问: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将如何进一步保护好西湖?
王国平:西湖申遗成功,标志着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我们反复强调,申遗是手段,不是目的。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是“后申遗时代”的第一位工作。我们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契机,严格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自觉遵守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执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组织实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坚定不移地贯彻已经被实践充分证明行之有效的一系列保护原则,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上无愧于祖宗、下无愧于后代,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具体来说,我们将承诺做到“六个不”:
一是“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我们始终有一个强烈的理念:西湖是杭州的西湖、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自2002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西湖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坚持“免费开放西湖”不改变,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更好地亲近西湖、感受西湖,使西湖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公园。
二是门票不涨价。对因文物保护需限制客流量的灵隐、岳庙、六和塔、虎跑等景点,我们承诺门票不涨价。
三是博物馆不收费。自2003年开始,杭州在全国率先对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性场馆实行免费开放,并出台优惠政策,开展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向青少年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博物馆免费开放,并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是土地不出让。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土地,我们将严格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保护好土地资源,绝对不搞经营性出让,坚决制止房地产开发项目,禁止设立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
五是文物不破坏。我们反复强调,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杭州,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更属于子孙后代。我们只是受民族、受后人委托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管人”。今后,我们将始终本着“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原则,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不断完善保护体系,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修缮,积极挖掘整理历史文化碎片,促进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六是公共资源不侵占。西湖是人民的西湖。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每一方湖面、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个景观,都是极其宝贵的公共资源,都要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共享。今后,我们将建立健全西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西湖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西湖成功申遗,既是杭州矢志不渝实施西湖综合保护的结果,更是杭州继续深化西湖综合保护新的起点。保护西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努力把西湖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得更好,让西湖再活一个两千年。
相关阅读:
-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地下空间要“运动”起(05/24)
-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4月底要大变样(03/18)
- ·杭州武林商圈又要添新商场(04/20)
- ·王国平:加快杭州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城市(03/23)
- ·杭州大运河畔创意缤纷 一路散落着10个(10/18)
- ·西湖申遗成功 杭州市承诺坚持“六个不(06/25)
- ·杭州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商业特色街(06/13)
-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12/18)
- ·推进钱江新城二次创业和杭州地铁建设(08/22)
- ·西湖文化广场落成,暨省科技馆、省自然(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