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正大踏步迈向“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成全球文化产业领军城市
7月30日,北京民族饭店。第五届全球文化产业学院奖在这里揭晓。
正在埋头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杭州,被授予全球文化产业领军城市“创意示范奖”,与澳大利亚的悉尼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行进在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征途上,杭州再一次以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国际文化创意领域的认可与肯定。
从城市发展战略升格到国家战略
文化创意产业被形象地称为“无烟产业”,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早在2006年,市委、市政府便提出了新的文化发展观,即“既要关注经济硬实力,也要关注文化软实力;既要修复自然生态,也要修复人文生态;既要打造投资者的天堂,也要打造文化人的天堂。”2007年,为抢抓文创产业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重大决策。
2008年,杭州又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15年,依托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集聚、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把杭州打造成为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打响“创意杭州”品牌。
发展文创产业,杭州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201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规划》将“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列为杭州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我市提出的“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战略目标,由地方性战略升格为国家级战略目标。
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
把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到“第四产业”的高度来抓,杭州的文创产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如今已红遍大江南北。西泠印社为主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顺网科技、华策影视、宋城股份等5家文创企业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总规模达1.6亿元的文创产业银政投集合信贷产品“宝石流霞”、“满陇桂雨”,已为全市92家文创企业提供了贴心的融资服务。
文创产业的兴起,使得国内外文化名人开始向杭州这座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集聚。潘公凯、余华、约翰·霍金斯、刘恒、邹静之、赖声川、朱德庸、蔡志忠、杨澜、吴小莉等一批国内外文化名人以不同方式入驻西溪创意产业园、之江文化创意园、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等园区。杭州文化产业的人气,正日益高涨。
来自市有关部门的统计,2010年,我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占全市GDP 的比重达11.8%,按可比价增速16.2%,高于GDP增速4.2个百分点,高于服务业增速3.9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文创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9.45亿元,增长21.9%,实现利税82.6亿元,增长47.3%。
做足“五名”文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无止境。
对这座城市的管理者来说,获得全球文化产业领军城市“创意示范奖”殊荣,只是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小小褒奖。更伟大的目标,还在前方。
未来,杭州将围绕做足、做好“名人、名园、名企、名品、名牌”文章,重点抓好规划政策、人才队伍、园区建设、企业培育、品牌建设工作,推动全市文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制订出台《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我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出青少年文创人才新苗培养计划、杭州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等一批新项目,着力在全市文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
——加快市级文创产业园区(楼宇)建设。开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评选,着力打造一批标杆园区。
——积极落实《关于加强杭州市重点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重点文创企业长期跟踪、指导、培育、扶持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经营业绩优、业界知名度高的龙头领军文创企业(集团)。
——积极推进“申都”工作,努力使杭州早日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行列,为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增添新“引擎”。
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杭州,如今正以更坚定、更稳健的步伐,大踏步迈向“全国文化创意中心”,为这座具有八千年文明史的城市,增添新的发展活力。
相关阅读:
- ·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深耕影视文化产业链(12/05)
- ·杭州西湖区文创产业的五年回眸(12/13)
- ·杭州将迎首个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08/09)
- ·宁波海曙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出炉(04/07)
- ·宁波江北将打造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平台(03/14)
- ·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文创产业加装新(03/04)
- ·今年首批7个重点招商项目正式落户西湖(02/23)
- ·杭州首次发布文化创意产业白皮书(01/27)
- ·关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01/06)
- ·“互联网+”文化产业五大潮流(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