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杭州市旅游业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旅游业态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品位,将杭州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时期。
作为杭州市“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将在全面、深刻总结杭州市“十一五”旅游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提出杭州市“十二五”期间旅游休闲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旅游产品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开发设计、酒店与旅行社提升思路、市域旅游品牌完善提升、旅游营销计划、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和相应的规划保障措施等。规划突出强调人本、生态、休闲旅游理念,加强特色潜力行业、旅游综合体、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和线路规划策划,对“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旅游项目的提升改造、开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使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杭州“十二五”期间旅游休闲业的规划情况,日前,记者专访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请他就杭州“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作详细解读。
关键词 发展与目标
记者:“十二五”规划涉及杭州旅游的方方面面,但大家首先最关心的应该还是杭州旅游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具体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吗?
李虹:“十二五”期间是推进杭州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强化旅游休闲特色、丰富旅游产品、融合多元产业、促进城乡交融发展、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引导市民旅游休闲,进一步巩固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杭州作为终极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吸引力,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品牌形象,初步建成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重点建设“一个示范区,四个目的地”,即:国家级旅游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都市文化休闲目的地、国际山水旅游度假目的地、国际会奖旅游目的地、东方运动疗休养目的地。“十二五”期间要通过重点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重要支撑体系建设以及重大项目布局来逐步充实完善“一个示范区,四个目的地”的功能。
记者: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旅游数据,比如来杭游客多少人等等,您可否给我们一个规划中相对具体化的数字概念吗?
李虹: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在“一个示范区,四个目的地”总体目标的统领之下,旅游经济指标主要是:至201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达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3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3.5天,入境旅游人均消费达到700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15%;国内游客人均停留天数3天,国内旅游人均消费达到2000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年均增长15%。出境游人数达170万人次,年均增长20%。
另外还有一些指标,如旅游结构性指标:“十二五”期间,西部五县(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均要高于杭州市区的增长速度,延长游客在西部五县(市)的逗留时间。通过努力,至2015年,西部五县(市)旅游接待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人次的比重力争从2010年的31%提升到2015年的36%,西部五县(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20%提升到2015年的24%。
还有旅游功能指标也有许多目标,如至2015年,世界遗产级旅游产品2个;国家5A级景区达到5家,国家A级景区达到40家;对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场馆类旅游产品5个,大型城市公园20处;建成能够举办国际顶级会议的国际会议中心达到5处(之江度假区、西溪天堂、奥体博览中心等),能够举办国际顶级展会的会展场馆5处,能够举办国际级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3处;举办国际级会议会展达到50个,其中国际顶级会议会展达到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5个;国际品牌连锁酒店20家,全市五星级酒店达到30家,四星级酒店达到60家;至2015年,建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5处,对国内外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街区12处。
另外,当然也有宾馆酒店、旅游人才、旅游咨询、旅游交通等方面的指标规划。根据“十二五”新的发展情况,要建立旅游休闲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指标体系,并加以研究,确定旅游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
关键词 机遇和挑战
记者:相对“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杭州的旅游业发展是不是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新的机遇?
李虹:是的,有非常多的发展机遇,首先,大方面来说,全国旅游将迎来“大发展时代”。国务院2009年41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未来相当长时期是国家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旅游业具有循环消费、拉动内需、充分就业和高度融合的特征,国家层面已将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重要切入点。
其次,长三角旅游将迎来“大竞合时代”。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打造长三角“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战略定位,长三角区域面临着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因产业分工带来的区域互补性协作。《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同时将杭州定位为“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
就杭州来说,杭州旅游将迎来“大空间时代”。2010年下半年,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郊区五县(市)的发展空间,适度缓解西湖等核心景区的游客过载量,加快郊区五县(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以西湖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区、县(市)统筹发展的大杭州全域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同时,杭州旅游也将迎来“大产业时代”。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市、区(县、市)两级将集中200亿元财政资金投向十大产业。旅游休闲业位居十大重点产业第二位,再度表明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认识到这些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非常多的挑战。比如旅游休闲城市竞争带来的挑战。国内大连、成都、青岛、三亚等旅游发达城市均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休闲业的战略构想和举措。杭州市如何在国内旅游休闲城市的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错位发展是杭州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重大挑战。而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同一竞争梯队的南京、苏州与杭州文化同源、人文相亲、地理相近、交通相连、自然环境相近,旅游发展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再如京杭大运河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竞争,诸多节庆旅游开发带来的竞争和诸多主题公园的无序或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恶性竞争等。
自杭州出台《推进杭州旅游国际化启动方案》以来,杭州旅游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但围绕建设“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这样的目标,杭州面向国际市场的营销与产品开发将成为未来五年极为紧迫的任务。
当然,还有人才的问题。目前杭州旅游人才还存在供需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熟悉国际惯例的高层领导管理人才、企业领军型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创新型旅游专业人才不足。人才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是杭州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关阅读:
- ·“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07/16)
- ·杭州市“十二五”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06/18)
- ·工信部发布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05/10)
- ·宁波打造东南沿海区域金融中心(02/17)
-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将出台 实行优胜劣汰(11/17)
- ·电子认证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1/15)
- ·一览杭城两区五县市特色发展核心规划(11/11)
- ·杭州“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出炉(11/07)
- ·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0/22)
- ·杭州高新区(滨江)“十二五”人才发展规(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