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科技新浙商”出炉 创新转型新力量
2010年12月10日晚,第二届“科技新浙商”颁奖晚会暨CCTV中国经济年度杭州论坛举行。
新二届科技新浙商出炉
他们从传统的产业蝶变而来。在竞争更为激烈、市场空隙更为狭小的时代,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电子等新兴战略产业成为他们选择的新战场,而科技和创新则是他们驰骋沙场的武器。
他们或有海归背景,或有不低的学历,穿越在科研和企业领袖之间。他们是一群成功地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企业家。
如果说,老浙商身上闪耀着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的光芒,那么,新浙商不仅继承了这种基因,还植入了全新的内涵:不甘平庸,不甘寂寞,不甘做别人做过的事,不甘蜷缩在小世界里。
他们的奋斗和成功,他们一波又一波地在浙江经济主舞台的亮相,传递着强烈的信号:转型浙江,科技创新者成为更强大的新力量。
科技新浙商成为明星的意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
历时4个月的评选活动,不只在经济大腕和媒体间掀起热潮。以民营经济著称的浙江,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业主,“科技新浙商”已俨然成为风向标。
在颁奖典礼现场,台州交通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峰,拉着一帮开建筑公司、做美食连锁的朋友来了;有位余杭企业主表示,自己从事的虽然不是高科技企业,但是企业的创新是无穷尽的,希望可以在论坛上取取经。
哪个人不希望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但是,在没有自主创新的情况下走向强大,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想。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型企业认识到未来发展的转型需要,如果不未雨绸缪,终将会被市场、消费者淘汰。
转型背后,更涌动着资本的身影。首届科技新浙商陈贵才上榜不久,公司有一笔1000万左右的贷款需要续贷,结果一家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就表示,凭“科技新浙商”的“金字招牌”,1000万肯定没问题。
当科技有资本助力,其产生的聚变对浙江经济意味着什么?
浙江经济,需要科技企业崛起。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占领制高点。
近来国内区域、企业间的竞争新态势表明,区域竞争的优势,正在向那些多年来潜心推进科技改革、埋头推进自主创新的地方和企业倾斜。谁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谁就能夺取赢得发展的制高点。
自主创新不是“无中生有”,它需要基础性研究的强力支持,需要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资金和人才的大量投入,需要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这注定是一条华山险路。
科技新浙商的崛起给我们希望。我们有理由期待,当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当更多企业担负起自主创新的重任,当羁绊科技创新的一些体制和机制性障碍更快地消除,当我们的社会对创新更加宽容和关怀,事实终将告诉世人,我们绝不是只会干粗活,依靠出卖“体力”赚小钱的加工商,在“脑力角逐战”中,我们同样稳操胜券。
“大气”求变
王萍,1976年出生,东英格兰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兼研发主管。
2003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王萍,开始以宏观管理者的身份,全面接手联化科技。回国时,王萍拉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只大行李箱,还有一套脱离家族企业传统管理窠臼的新模式。
联化的发展,是浙江企业中一个很典型的通过与时俱进的改造升级,谋求企业新兴发展道路的个例。
父亲时代的联化,主要做香精、香料的中间体以及染料中间体。1999年,王萍参与的核心团队,主持了联化的第一次战略转型,联化开始切入医药、农药中间体的市场。2002年,联化科技开始实施农药中间体的规模化生产。
2008年,由于染料中间体的生产与其他几个领域的产品,很难在一个平台上兼容,同时也考虑到污染性的问题,王萍和团队做了一个可以说有点艰难的决定,彻底地割舍染料及其中间体的生产,这意味着,在父亲时代曾经创造了联化辉煌业绩的功臣——染料中间体,从此和联化的发展不再相关。
但是从联化之后的上市和产值年年翻涨的形势看,女儿王萍的这个决定,没有愧对父亲一手创立起来的联化集团。目前的联化,主产品涉及医药、农药、电子化工品及其三者的中间体领域,并且开始针对客户群,提供大规模的定制服务。
王萍带领的联化科技,是个变化很快的企业。除了几个大阶段的变化,集团几乎每年都有小变化。她说这是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为了应对这种需要,王萍每年都送企业的部分中高层骨干,到国内顶尖的商学院去攻读EMBA,平常,企业的员工,人人都有去学习英语、深入业务培训的机会。
联化最新的大动态,是企业开始聚焦通过服务带动价值创造。王萍介绍说,目前联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流程服务。
创业诱惑
王麒诚,汉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浙江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10年前,正在浙江大学读大二的80后男生王麒诚,用8个月时间便赚取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元。正是因为这成功的第一桶金,让学工商管理出身的王麒诚拒绝不了“诱惑”,毕业后自己创办了汉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干就是10年。
汉鼎最早定位于智能化建筑,4个人的公司,1人管行政、2个人负责工程管理,剩下的活基本全由王麒诚这位年轻老总包揽了。
在杭州,仅文三路上,做智能化的企业就达到200多家,要让公司真正从这些竞争对手中突围,成为行业顶尖,绝非易事。2003年到2007年,被王麒诚视为练内功的4年。
为让行业内知道汉鼎的存在,他带着团队疯狂投标,一年投100余项,“天道酬勤,那时公司的中标率也很高,达到了15%。”当然,王麒诚更明白,这些努力只能是公司发展的催化剂,科技才是发展的王道。于是,王麒诚将公司赚到的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科研上,最终研发出汉鼎IBMS系统。王麒诚介绍,这是一种集成化很强的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鼠标控制整个楼宇的监测设备。
2008年,王麒诚终于发力。截至今年8月份,汉鼎的智能建筑合同额达3亿元,并将智能技术的触角伸到能源领域。“近几年能源开采安全事故频发,让我们想到了利用智能化管理,对开采过程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并做到预先报警。”王麒诚说,他们已经开发出一个系统,能够通过采集顶板、瓦斯、运输等方面的实时数据,进行安全综合评估,在必要的时候,马上进行预警和报警。
相关阅读:
- ·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将成为创业园(05/10)
- ·江干:“国际范”城市新中心正在崛起(08/25)
- ·浙江创新发展需要紧紧依靠浙商力量(12/02)
- ·马云谈新常态下浙商转型(10/26)
- ·2015年浙商研究报告:浙商参与“一带一(10/22)
- ·浙商回归 三箭齐发新动能(10/19)
- ·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坚守:从浙商造市到(09/15)
- ·2015中国企业500强放榜 浙企占48家(08/25)
- ·浙商热议“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如何交(08/11)
- ·投资行业优化 浙商迈开大步布局全球(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