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吹响“创新驱动”集结号
锁定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目标把天下的创新要素都集聚到西子湖畔
杭州吹响“创新驱动”集结号
危机意识是创新的动力,市民是最终的受益者
话题背景
“未来的杭州必将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彰显精致特色、满溢幸福指数的城市。”
日前,杭州成功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行列。而早在2008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何谓创新型经济?什么又是创新型城市?2月24日,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浙大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李金珊教授、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周旭霞做客《财经三人吧》,为我们解析创新型城市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革。
创新型国家五大衡量指标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
1、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2、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3、以自身的创新为主,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4、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这个比例达到惊人的99%以上。
5、出口导向以科技产品和高端的服务业为主。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广阔
吧主:机遇已经摆在面前,后危机时代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最佳机遇期。当下,有一个名词十分引人关注——“创新驱动”门槛。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之间时,正是国民经济具备相当实力,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去年,我市人均GDP突破9000美元,已迈入国际公认的“创新驱动”的门槛。
那么,什么是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具有哪些现代城市的特征?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和区域能被称为创新型城市,又有些什么特点?
楼健人:讲到创新型城市不可避免要讲创新型国家,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学者对创新型国家研究颇多,各有侧重点,但均强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科技贡献力。对创新型城市则没有统一的指标,文化创新首推巴黎,技术创新如渥太华,服务创新以东京为首。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创新产业优先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文化氛围浓郁、创新载体充满活力的城市,一言以蔽之,就是最能集聚创新要素的城市。杭州在国内比较早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近年来,杭州一直在提倡以“人才加资本”作为一种科学的创业模式,来推动城市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强调包括人才和资本要素集聚,鼓励全社会的创新。
李金珊: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暂时还没有可以量化的指标。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还有更广阔的内涵。杭州连续几年举办动漫节,试图在文化领域培育创新产业。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细节中,虽然难以量化,但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例如日本的动漫产业,创造了巨大产值,对经济的拉动十分明显,这就是创新的结晶。
创新一定要有传承,否则创新就会面目全非,创新需要一种很扎实的基础,扎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因为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
周旭霞:我把创新型城市分为四种类型:文化创新型城市、工业创新型城市、服务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孕育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要求城市创新,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城市是集聚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良好声望的结合体。创新型城市还应当具备4个基本要素: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创新环境。
创新是宽泛的、广义的,创新首先需要有危机意识,有了危机意识的话,才能够带来驱动创新。我在日本考察时发现,日本的创新活动无处不在,创新者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管理者等。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对失败者的宽容也是创新
吧主: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政府管理的创新、居民生活方式的创新、城市运作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理念、思维等一系列的创新,那么在这个系统的工程中,各个主体、环节、阶段如何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彼此衔接,有条不紊?
楼健人:近两年来,杭州发布了自己的创新指数,这个指数由3个方面组成,包括创新基础、创新环境以及创新产出。当这座城市从老百姓到官员,创新意识都很强的时候,才会营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氛围。
创新型城市往往集聚了很多名牌高校,国家级的科研机构,人才资源丰富;另一个特点是创新型城市云集了很多跨国的大公司、大企业;同时,创业投资、银行等金融资本充裕,这些城市氛围比较宽松,包括交通和信息便利,基本都有这种特征,此外也要有比较好的自然资源,撒哈拉沙漠里产生不了创新型城市。“人才+资本+知识+科技”,包括文化等各个方面,政府的行政如果是开明开放的话,那么这样可能就会形成一个创新的资源集聚之后释放的问题。
李金珊:前几天我沿着运河散步,看到西湖文化广场边上的浙江博物馆可以让市民免费参观;新建的杭州图书馆,不用押金,凭市民卡就可以租书。我说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在城市管理方面,杭州市做了大胆的创新,这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同时,要建设创新型城市,也要有一种容许失败的宽容氛围。
周旭霞:把创新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实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
与单纯的创新或技术创新相比,创新型城市的内容更加丰富,不仅要求城市中各种产业技术的不断创新,还包含了政府行政中各项管理的创新,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创新,城市运作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理念、思维的创新;创新的过程更加复杂,城市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各个主体、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表现为不同主体要相互配合,不同环节要有机运作,不同阶段应彼此衔接。
学习型城市是基础和灵魂
吧主:从国际视角来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对创新甚为重视,“创新驱动”所产生的“魔力”已经不言而喻。请问三位嘉宾,一座创新型城市将会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楼健人:杭州的创新指数受到欧盟一位创新专家的赞赏,他十分赞成我们其中一个关于“城市环境容量”的指标。这个指标关注城市受污染的天气指数,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从而可以检验出城市的发展方式是资源消耗型还是创新驱动型。
对老百姓来说,创新型城市是一种创新和生活生产消费和谐共存,老百姓直接感受就是这个城市的环境很好。受益者肯定是老百姓了。
李金珊:把学习作为城市“灵魂”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品位的重要体现。创新和发展都是为了使老百姓获益,创新型城市终将是为了使市民生活更舒适,生活更美好。
我还注意到,最近杭州加快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步伐,而且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基础。提出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区(村)、学习型家庭等等,并设计了适合各种群体、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载体。
周旭霞: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仅是一个结果,我觉得更应该关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我觉得创新的最终受益者,其实都是老百姓,知识也好,产品也罢,发明了洗衣机、空调,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适。而创新的传承等等方面,都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创新与发展的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