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写字楼网 >> 创意文化 >> 文化艺术 >> 浏览文章

礼敬文化传统传承精神血脉

2010/9/28 9:14:11 五星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文化,是民族的根,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现实感受。
  文化,是民族的魂,守护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家园,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
  海纳百川乃大,地承万物乃昌。中华文化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活力四射,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先贤圣哲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等伟大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精神境界,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不但留下了浩如烟海、泽及人类的文化典籍,还贡献了不计其数、深刻影响世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在15世纪之前的漫长历史中,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曾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宋代都市化的出现、科技发展的成功、国际贸易一直到阿拉伯……文学、艺术、宗教等都有令人瞩目的发展。而当时的西方还在中世纪。”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深深融入到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但总能浴火重生;虽经无数更朝换代,但阻隔不断精神血脉,这贯通其中的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脉。
  追古思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有人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这根线,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人生理想、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时过境迁,有人不禁问,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还有多大意义呢?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今天,仍见仁见智。
  有人说传统是包袱, 有人说传统是财富;有人说传统是前进的阻力,也有人说传统是前进的动力。
  这些说法, 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又都是片面的。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传统与现代是血肉联系的, 从而主动地吸收和发展传统, 使其为时代服务, 则传统不仅不会成为包袱, 反而成为宝贵的财富。相反, 如果不能正视时代的发展而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或者无视传统与现实的血肉联系,一心只想割断历史,抛掉传统,那么,传统也确实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前进的阻力”。
  当今中国是一个深刻变化的中国,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泱泱大国要实现腾飞,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 
  历史的光束照亮未来的行程!
  当今中国就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变奏过程中,彰显出现实图景与未来命运。
  现在,国内出现“国学热”,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
  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印迹”。如果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的手中薪火相传,则对前有负先人,对后有负后人,对内有负国人,对外有负世人。

  

  有人说,浙江是“中国模范生”;而“浙江经验”、“浙江现象”、“浙江模式”等褒奖之词也纷至沓来,欣慕效仿之意溢然于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蝶变成一个经济大省,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全国第一。钱塘两岸崛起的“浙江奇迹”日益被世人关注的同时,创造“浙江奇迹”的原动力——浙江文化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谈论。 
  千百年来,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塑造出了浙江人既有山里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韧劲,又有滨海人勇于开拓、敢于冒险的胆略,锤炼了浙江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励了浙江人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这种文化烙印在浙江人民的精神血脉之中,凝聚成一种亘古不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既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更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创造相随。
  在东阳庞大的泥水木匠队伍中,形成了一支现代建筑大军;在“百工之乡”永康,崛起了一座闻名遐迩的“中国五金城”;在“轻工城”温州,诞生了一个驰名中外的“中国鞋都”;在“红帮裁缝”的故乡宁波,培育了杉杉、雅戈尔、罗蒙等一系列知名品牌服装;有几百年“鸡毛换糖”历史的义乌,更是建起了全国首屈一指的“中国小商品城”……
  始终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浙江人民创造历史的背后,跳动着的正是浙江文化。
  一个地区以文化论实力,一座城市以文化论品位,一个企业以文化论盛衰,一个人以文化论素质。2020年之前的这十年,是浙江省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浙江省文化建设迈出新的历史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
  大浪淘沙彰显文化本色。建设文化大省,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浙江丰富的“文化基因”、深厚的思想积淀、悠久的历史底蕴,必将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包括了政治、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不仅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1129年,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定居衢州,建立家庙。衢州成为孔子嫡传长孙及后人生息繁衍了近900年的第二故乡——“东南阙里”。
  衢州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这一方山水,因孔子后裔的到来而更为儒雅而温润。
  从此,浩荡儒风流传至今、遍拂江南。
  几百年来,南孔儒学坚持实践忠君爱国、担任学官、创办学校、授业解惑、崇仁尚孝、克己律族的理念,为推进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文明,推动人文教化,改良民风习俗,维持社会和谐安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南孔儒学的浸润下,浙江出现了阳明学派、浙东学派、浙西经学等多个学派,涌现了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等学术大家。他们各有建树,又自成体系,在中国思想的天空中大放异彩、蔚为壮观。

  

    传统是过去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
  “我们不可能留住时间的脚步,但我们可以保存时间留下的东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才能建设好共有的精神家园,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衢州作为孔氏南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浙江的历史文脉传承中具有独特优势。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通过认真研讨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积极探索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古老的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绽放出新的光芒,必将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谱写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更加壮丽的时代华章。

文章关键字:文化艺术,传统文化,孔子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