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文化—粉丝掌控着偶像经济
说起粉丝,在普罗大众的印象里恐怕只是些见到偶像便会惊声尖叫,时不时做出些疯狂追星举动的人。但如果你觉得他们无关紧要的话,那就太小瞧了这个族群。上周五,朗读者沙龙又一次进入枫林晚阿里巴巴店,这一次,研究粉丝问题的专家、台湾人张嫱博士带着自己的新书《粉丝力量大》,为沙龙的朋友们解读了一把粉丝经济:原来没有粉丝,所有的明星偶像、娱乐产业,甚至于很多与娱乐无关的跨国大集团都会分崩离析,粉丝的力量可是非常强大的。
“迷”其实挺美的
研究粉丝,其实就是在研究“迷”文化。比较特别的是张嫱把它拿来当成了博士论文的内容,“早前我说要写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教授还问我,有价值吗?有深度吗?现在庞大的粉丝经济已经证明了我的选择。”新书《粉丝力量大》就是以当年的博士论文为模板改写而成的,从粉丝的缘起,一直讲到如何用粉丝赚钱。
粉丝的缘起被张嫱解释得非常有趣,在西方,最早的粉丝就是那些供养艺术家的贵妇们,“在中国,最早的粉丝可见于《晋书·卫玠传》,大意是卫玠这个人长得很帅,每次上街都被人围观,结果27岁就过世了,后人评说他是被‘看杀’的。”有被看死的帅哥,也有因看而死的杨丽娟,那她到底算不算迷呢?张嫱解释说,其实文化消费者有不同的层次:一般消费者、迷、信徒和狂热者。“一般人会幻想自己的偶像是自己男女朋友,但也就是想想,但是杨丽娟一直追到香港,要让幻想变成真实,那她就不是在迷了,而是个狂热者。”
如果只到“迷”这个程度,其实是挺美丽的,它能让兴味相投的人走得更近。比如一个苹果产品的使用者用mac为后缀的邮箱发邮件,另一个苹果产品的使用者就会觉得特别亲切,“他们之间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了某种同盟,进而和其他人区分开来了。”张嫱说。现在有了虚拟社区,粉丝群体比以往就更紧密,也更壮大。
不过“迷”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一些欧美国家的家庭观念较轻、自我意识比较强,对偶像的行为判断就会有自己的标准。而亚洲国家的家庭意识比较强烈,也比较容易从众,因此一方面对偶像的道德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又会原谅偶像的很多不良行为。
现场指导用粉丝赚钱
互联网时代,粉丝也从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变得越来越清晰,“大量的粉丝现在跳过传统媒体,通过演唱会、微博等方式和偶像接触,为的是更亲近偶像。”张嫱说,现在的明星们也迎合粉丝的需求,将自己的生活细节等一切能展示的东西都展示给粉丝看,“微博现在就是没有围墙的卧室,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
不过这样的传播规律也给商家带来了大量的商机,通过眼球效应,潜移默化地推销产品,这就是粉丝经济。而如何凝集粉丝,也有一条严格的流水线操作:要符合粉丝的行为规范,也要看清粉丝的文化背景。比如亚洲的粉丝,就希望把偶像当成家人,这会影响到粉丝的选择。
在阿里巴巴办沙龙,总会有些读者带着案例来做咨询。这次也不例外,在场的一位海归朋友正处在服装品牌的创业初期,他将自己活生生的案例拿出来:请不起明星应该如何打造宣传企业与品牌呢?张嫱给出的建议是:自己代言自己,通过互联网制造话题,赢得粉丝们的认同感。“粉丝喜欢一个东西有他的偶然性,今天的好东西不怕没人知道,粉丝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主动把好东西找出来,然后和其他人分享,要利用粉丝经济,就得先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做精。”张嫱说。
相关阅读:
- ·阿里当了银泰的家 整个杭州的商业生态(05/20)
- ·赶集网内部邮件暗示或将被阿里收购(07/03)
- ·阿里巴巴建设诚信体系的实践与经验理论(06/27)
- ·阿里巴巴7大诚信体系(06/27)
- ·中国雅虎已成记忆 不再提供门户和社区(09/02)
- ·马云:真正的考试,毕业才开始(06/15)
- ·杭州要让更多的“阿里巴巴”茁壮成长(06/09)
- ·陆兆禧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 接任马云C(03/12)
- ·互联网创始人CEO为何频繁再创业?(02/19)
- ·阿里巴巴雅虎股权之争正式落幕(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