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差立体印刷正在商业广告中应用
立体印刷(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简称3DPrinting),是在图像上覆盖柱镜光栅板,利用人的左右眼视差,获得有立体感图像的印刷方法,称视差立体法,也叫光栅板法。立体印刷图片制作精美,可用做广告宣传,并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它那如魔似幻的变化和独特的效果紧紧抓住了人们的视线,立体印刷在欧美早巳风行多年。但是其制作成本高昂(制版和印刷工艺技术各个环节要求严格),往往需要大量印制才能降低单位成本,以致发展多年来不能普及。在我国,从1967年研制成功,70年代立体印刷技术开始得到应用,但发展缓慢,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今年有国内生产企业声称,可以将柱镜光栅板的成本降低到每平方米百元内,这将使广告牌业和立体广告制作的市场激起千层浪。
立体印刷应用的原理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能很自然地产生立体感,是由于人的两眼之间有一定的瞳孔距离,当观察物体时,左右眼从不同角度观察,形成两眼视觉上的差异,构成的各种图像反映到大脑中,便产生视觉差立体感。在二维的平面图像上,观察出三维的立体图像,就是利用了上述原理,如:立体镜法、互补色法、偏振光镜法,以及视差立体法(光栅板法)等。
立体镜法:
从照像基丝两端,拍摄两张符合瞳孔距离65毫米像片(底片),将这对像片各安放在两组相同的简单光学系统下,像片定向后,两眼经过各自的光学系统(即立体镜)进行观察,即可获得所摄物体的立体效应。
互补色法:
将两组透射图像(正片),分别用两种互为补色(如品红与绿、黄与蓝、青与红)的颜色套印在同一张纸上。阅读时,借助与图像相同的互补色眼镜,两眼透过不同的镜片,分别看清一个颜色的透射图像,由于双眼立体效应,能产生立体感的图像,但只能形成单色图像。
偏振光镜法:
利用偏振光镜将两张图像以互为垂直的偏振光透镜投影出来,观察时,观察者戴偏振光镜,以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双眼即得立体图像。
光栅板法:
立体印刷是利用柱镜光栅板使图像影物具有立体感的印刷方法,称视差立体法,也称三维印刷。所制印出的立体图片,无须用什么工具观察,就能看到立体感的图像。传统的立体印刷技术,这里的"传统"主要区别于今天的新型印刷技术,在过去,它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立体照相机所拍得立体底片、经过制版再印在纸上,印刷以后再上胶与透镜对位贴合(对位要相当准确,一旦对位偏离,就成了次废品,废品率高达15-20%,非常不利于商业操作)。最重要的是,如图案是先印在纸张上,再与光栅板贴合,画面的素质,往往会比直接印到柱镜背面逊色,而且传统立体印刷主要以胶印印制,订制时往往需达一定数量,只要求数张印量的话,又要付上高昂的费用,严重地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今由于数字化的应用已得以解决。
立体印刷的制作步骤
立体印刷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主要工艺流程有:造型设计和选景物+拍摄立体照片+分色加网制版+印刷+光栅板粘合成型+检验+成品包装等。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套制作立体印刷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立体照片的拍摄
立体印刷首先必须拍摄立体照片作为原稿。
立体照像与一般照像方法不同,它需要在拍摄前对拍摄物的布局、距离、角度、中心点以及光栅板的间距等作精确的计算。
立体照像的方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直接通过柱镜光栅板进行照像的方法,在一定的视角内移动照像机,将被摄物连续地拍下来,效果较好,是人们最常用的方法,间接法则是从事先规定好的位置拍摄两张以上像片,然后将它们正确地合成在一个间距中,与直接法比较,立体感效果好,但制作麻烦,适合拍摄静物。
步骤二:分色、加网与制版
将立体照片进行分色、加网并制出四色印版。制版方法和平印制版分色加网工艺基本相同,一般使用PS版印刷(不过近年发展的CTP制版已经得到应用)。因为柱面光栅板有放大作用,故要使用细网屏(高网点线数)制版,用电子分色机分色时,扫描线数在400线/厘米以上,加网线数在120线/厘米以上,如能采用珂罗版印刷,它没有网点的干扰,效果最好。由于使用的网线角度和一般印刷不同,因为光栅板是平行的直线条,这种直线条与网目极容易产生闪动的光晕(一般称撞网)。因此,要避开使用45°和90°的网点角度,以适应光栅板栅距的网目角度。
步骤三:印刷
立体印刷和一般印刷工艺大致相同,不过一般选用多色平版印刷机印刷,套印精度应该小于0.01毫米,否则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立体感。所以,选用质地较好的铜版纸印刷,能有效保障印刷的质量。不过,印刷批量小的话,现在已经有采用高精度数码打印,或喷绘打印技术,因此,目前先进的数码喷绘技术,可以将步骤二和步骤三并在一块处理,减少累计误差,提高产品质量,能大大地节约人力和物力的投资。
步骤四;光栅板贴合成型
柱面光栅板与印刷品的贴合成型,是立体印刷的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它需要一些手工操作,所以有许多人为和不好控制的环节,从而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是否熟练会直接影响立体图片的质量。光栅板贴合成型的方法是在印刷好的成品上涂布一层亮光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滚压粘合成型、热压成型和注塑成型等,要求光栅线与印刷品上的光栅线要精确地对准,才能正确显示出立体的效果。例如:柱镜光栅间距为0.6毫米,形成的凹凸面把图像等距离地分隔成无数像素。每厘米柱面光栅板大约有48条凹凸线,每条凹凸线下面大约有6个像素,一定要做到光栅线与印刷品上的光栅线精确对准,。光栅起到把像素分别映入左右眼的作用,看到的是各自相对应的图像,由于左右眼视角不同,一般左右两眼的瞳孔间距65—70毫米,重合的图像通过视觉神经便产生了立体感觉,从而不需专用工具就可以看到立体成像。由于这些复杂的制作步骤,传统的立体印刷的商业化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过去若干年来立体印刷只能在小范围内应用。
CTP制版技术的出现带来曙光
CTP(Computer-to-plate)技术是--种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即图文信息通过计算机直接记录到版材的技术,是激光照排技术的延伸与发展。
CTP技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所以在此期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90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这一举措立刻引起印刷业对这项技术的极大关注。在1995-1997年,就有许多大型印刷公司采用了CTP系统,实现直接制版工艺,但是由于直接制版机在此期间仍十分昂贵,所以限制了这项技术在各中小型企业的使用和推广,进入21世纪,直接制版机的价位大幅度下降,并且直接制版版材开始成熟和发展,所以大量中小型印刷厂开始接受并使用CTP技术。针对印刷厂的情况。开发的机器幅面包括对开、8开、16开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