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植入式广告?专家称“润物无声”看本事
即将上映的冯小刚新片《非诚勿扰》,最近曝光了片中为植入式广告设计的幽默对白。而近期上映的几部影片,如《桃花运》《证人》《爱呼2》以及《女人不坏》,广告身影更是无处不在……一部影片,究竟植入多少广告才算合理?观众能否接受这种电影融资方式?记者采访了部分片商、导演、专家乃至影迷来寻求答案。
观众 很多广告有点“过”
影迷小艾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就拿最近上映的《爱呼2》来说吧,赞助厂商的Logo最起码在片子中出现100次,给我感觉就像一部超长时间的广告片。推动剧情主线进展的是某品牌的新款汽车,手机、纸巾之类的广告随处可见,最后男女主人公成了配角,取而代之的是两台赞助商旗下的品牌车‘吻’到了一起。”
在接受采访的20多位影迷中,有超过一半人对于植入式广告没有好感,有近三分之一人表示对植入广告没什么感觉。影迷刘小姐说:“我不喜欢产品广告在电影里的强行注入,比如《女人不坏》里的果粒橙饮料,贴了一个暴大Logo在柜员机上,让我一下子就出戏了。”网友bobo说:“以前我对这种广告没什么概念,但看了《大腕》之后就开始注意起来了。如果一个电影镜头在某个品牌上停留时间太长,我就会觉得很讨厌,有被人强迫的感觉。”
片商 难说谁搭“顺风船”
北京新影联公司宣传负责人认为,电影中的广告植入其实是一种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强强联合,是一种“双赢”。基本上,只要选对了合作影片,这是一场“双赢”,甚至很难说清到底是谁搭了谁的顺风车。本田市场部负责人说,在电影中植入广告,信息流失是最低的,因为看电影的观众不能像看电视一样换台,只能选择接受。有数据显示,电影《ET外星人》使“里斯”巧克力豆的销售量跃升了65个百分点,《玩具总动员()》中“土豆头先生”的出场使这一款玩具的销量上升了4500个百分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人说,一般电影的植入广告都是通过厂商赞助的形式完成的,影片投资越大,这种赞助费就越高。比如当年,惠普公司给影片《天下无贼()》投入的赞助费降低了影片的市场风险。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意味着电影广告植入将极富市场潜力。
专家 “润物无声”看本事
国内电影植入式广告的“鼻祖”冯小刚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重又无奈地承认:“把广告加入电影还是会对影片有一些损伤,但这也是为了减轻投资的风险。尽管大家都把矛头指向我,其实我是对将广告渗透进电影最为抵触的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教授葛颖认为,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观赏对象,具有很强的受众主动性和关注力,也因此成为一个新的广告投放市场,但目前国内对此类广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植入广告会不会引起观众反感,关键还是要考验导演的功力。如果能巧妙地融入剧情,看上去和电影没有割裂感,那观众就会乐意接受了。”也有专家指出,中国的电影广告植入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如广告投放路线不明以及品牌广告投放不足等许多问题。要保持自己的品牌,就得顾虑到观众的感受——对于广告商和影片导演来说,都是如此。
相关阅读:
- ·植入式广告不怕多 怕没艺术的嫁接(05/11)
- ·品牌植入式广告在中国产业化的五个障碍(04/18)
- ·植入式广告几种类型(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