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发展走向
也许新媒体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异义,也更值得探讨。由于新媒体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媒体形态,而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而不断涌现的新媒体群落。新媒体群落对所有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对传统传播模式所带来的消解,都是近年来传媒产业颇受关注的热点。
广播电视面对新媒体群落的围追堵截,是颠覆还是融合?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我们认为,在融合中颠覆将是未来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广播将不是那个广播,电视也将不是那个电视,单一形态的媒体将不复存在,就媒介生态而言,它们终将成为新媒体群落中的子群落。新媒体群落将会被更新的媒体群落所融合,而不是被颠覆或取代。
新媒体群落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三个互相关联的领域:技术、内容与传播方式。这三个领域都对传统广播电视,尤其是下一代广播电视(NGB)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显然,新的广播电视将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新广播电视媒体群落的重新架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自身的一次革命,而融合是革命中的主旋律。
一、技术进步层面的集合
数字化对传统广播电视所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作;二是传输。就制作过程而言,从前期的采、录制到后期的编辑和包装已经全面数字化,模拟技术被彻底淘汰。其所带来的主要变化包括音、视频质量的大幅提升、新的存储媒介以及不同存储介质之间更为便利的信息交换,媒介使用者也许对此变化感受并不是很强烈,但是这种变化确是实实在在每天都在发生。
传输过程的数字化,不仅仅带来了传输通路上频道的大幅增加,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的融合状态,更是为媒介使用者提供了播放终端多元化的选择。譬如,广播终端除了收音机,还有电脑、手机等,在互联网上听广播、用手机或MP3、MP4、MP5听广播节目也是成为可能。
收看电视节目也可有电脑、手机等,网络电视频道、网络视频已成为电视机的补充,而CMMB更是提供了众多的显示终端,理论上,任何有视频显示功能的设备可以做为CMMB接收终端使用。CMMB的出现将使原不能移动的电视可以像报纸、收音机一样移动使用了,技术不但使内容信息处理和传输发生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媒介使用者传统的媒介接触方式,乃至生活、工作方式。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电视观众中90%为高中和中转以下文化程度,70%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还有15-24岁年龄段观众的群体是越来越小,他们被互联网,被其他的媒体所吸引,传统的电视观众在不断流失,或者存在断代的危险。CNNIC每年两次的调查更表明,全国网民不仅总数每次都在增长,而且呈低龄化态势。
这就是由于技术所带来的新媒体群落的变化,物以类聚,人以媒分。其主要的变化特征便是碎片化。什么叫做碎片化?可以从三个角度考虑,空间的,时间的和内容的。
空间方面,无论在家庭、工作和其他场所,人们使用电视这个媒介的时间越来越短,关注单个节目的时间越来越短。媒介接触空间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媒介的移动性模糊了传统媒介接触空间界限,二是媒介共享转向了媒介独享,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且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时间方面,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表明,观众平均收视时间是186分钟,而这一数据在前几年还是将近200分钟,就是每年在减少。观众搜索频道的时间在缩短,人所共知的一个数字,就是遥控器停留在每个频道的时间只有7秒钟,所以说对我们无论你是做VOD也好,还是做传统的免费的频道也好,你在7秒当中吸引不到观众的话他们就流失掉了。
内容方面,出现了这四个特征,叫做短、小、精、罕。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什么?天气预报,还有密度很大的新闻。精,电视节目的内容必须是小而精,短而精,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目标受众。罕,就是稀少,稀有,近几年,从首播剧到独播剧都在往这个趋势上走,内容资源竞争日趋惨烈。
相关阅读:
- ·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03/07)
- ·中国电视试水3D 最多1至2年我国将出现(07/20)
-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用遥控器也能上网移(08/25)
- ·安徽广播电视新中心奠基(08/03)
- ·山西省广电局开展抵制广播电视低俗之风(12/29)
- ·上海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前景良好(05/13)
- ·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重申广播电视广告播(02/04)
- ·谷歌联手英国广播公司 在线广告模式搬(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