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楼市:“价涨量跌”之后“有价无市”?
近期,在全国楼市版图中一直相当活跃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吹起“凉风”:市场出现“价涨量跌”态势,政策层面释放“从紧”信号。长三角楼市将如何演变?四季度会不会遭遇“有价无市”的尴尬?如何打破僵局以建立新的供求平衡?
市场和政策层面双双“遇凉”
高歌猛进了半年多之后,长三角楼市近期有些“着凉”。根据易居中国的数据显示,9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509.8万平方米,比二季度下滑17.6%。南京“网上房地产”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9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不含高淳、溧水)成交了6432套,较8月减少18.3%,比7月下降更高达28.7%。
此外,长三角不少城市房价涨幅有所缩小。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9月南京住宅销售均价比8月上涨了0.7%,但涨幅缩小0.4个百分点;其中,新建住宅均价环比虽上涨0.8%,但涨幅缩小0.2个百分点;二手房环比上涨0.4%,但涨幅缩小0.9个百分点。
在政策方面,长三角也出现疑似“收紧”的迹象。比如,从10月10日开始,南京市执行新政策,全面收紧住房公积金政策:个人还贷能力系数由0.45下调至0.3;同时,对所购房屋建筑面积为144平方米以上的,以及夫妻双方任何一方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其贷款额度降低为可贷额度的50%。公积金新政首先影响的是人均公积金贷款在20万元以上的购房者,这约占到市场总量的50%。
上海市银监局则在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维护上海银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通知》中再度强调,各行“特别要严格执行二套房贷的相关监管要求”。上海中原地产七宝地区门店的业务员告诉记者,近来二手房贷款明显收紧了,“以前两三天就能办下来,现在一般需要六七天,银行对材料的要求也更严格,7折优惠利率已很难申请到”。记者从杭州不少地产中介处也了解到相似情况。
居高房价未现松动迹象
不过,开发商似乎不担心眼下长三角地区成交量的下滑,甚至“反其道而行”。记者在国庆期间“2009上海房地产秋季展示会”上采访发现,此次房展会未见往昔“买房送家电送旅游”等促销招数,且开发商给出的真正折扣优惠也不多,有些还附加了相对“苛刻”的条件。比如,有个别楼盘打出一些现场优惠大都在一万元或“总房价的1%”以内,且前提是“国庆期间签约”;有楼盘宣称可打9.8折,但要符合“现场认购、三天内签约、首付40%”等要求。在总计约220个楼盘中,近一半楼盘“只展不售”,这其中包含不少来自苏州、嘉兴等地的楼盘。一些售楼人员对看房者不冷不热地介绍,具体开盘时间和销售价格还没有确定,目前只是作些“形象宣传”。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参展楼盘的均价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远高于以往假日房展会的价格水平。
虽然涨幅有所缩小,但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房价依然居高不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9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的住宅及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的同比、环比均出现上涨。尤其是同比方面,沪、宁、杭、甬四城市的涨幅分别为2.3%、3.4%、4.9%和4.9%,均在70个城市中位列前茅。
统计显示,南京9月份成交的1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房源有1814套,成交面积占总数的32.28%,而8月“万元房”成交面积为22.85%。南京市房管部门人士分析:“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的房源成交比例在扩大,说明高房价的趋势在放大”。而在上海,第三季度均价4万元以上的房源共成交24.82万平方米,比二季度上涨126%。虽然“高价房”的标准彼此有别,但长三角不少城市房价却均在“高台”上继续“摸高”。
而且,长三角的高房价没有明显的松动迹象。戴德梁行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董事伍惠敏认为,通过快速的去化、回笼资金,目前开发商已没有资金压力,要做的就是在销售量和房价之间实现平衡,而没有调价的必要。一些开发商更是直言:即使接下来一栋房都不买,撑一年都没有问题。
“价涨量跌”会否转为“有价无市”?
供应量是判断楼市走势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记者整理易居中国提供的数据:6-9月杭州商品住宅供应量分别为40.55万、23.04万、28.91万和56.41万平方米,上海的供应量分别为127.24万、126.83万、145.32万和149.78万平方米,南京在8月的供应量为创纪录的84.23万平方米。可见,长三角各地的供应量大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各地新房源预告来看,预计第四季度不少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量也保持在相对充裕的水平。
易居中国的分析师薛建雄认为,四季度长三角的房价不太可能出现明显下滑,加上主力需求释放、信贷收紧等因素,不排除出现“有价无市”的可能性。搜房网在国庆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7%的人最关注的是房地产“价格走势”;有9%的人选择在“1个月内”买房,而多达56%的人购房时间将在“6个月及以上”。
“有价无市”对买卖双方都是一种尴尬:一方面,购房者想买房但是无力承受高房价;另一方面,房子明明卖不动了,开发商却不降价、甚至逆市涨价。如此一来,楼市又将陷入僵局。这种僵局如何打破、新的平衡如何建构,是依靠市场“内力”还是政策“外力”?一切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