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应该与楼宇一起长高
3月中旬,随着宿迁市首幢119米高的商务楼打下第一根桩,全省13个市都拥有了建成或在建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商务楼宇。
建筑学上把24米至100米的楼宇统称高层建筑,100米以上则称超高层建筑。一般超高层建筑不宜人居,因此,100米以上高楼多为商务楼。“而拥有多少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商务楼,通常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经济实力、城市形象、科技建筑水平的第一标识,同时,也是考量楼宇经济规模的风向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熊国平博士介绍。
江苏矗起高层商务楼5000多幢
全省高层建筑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近10年处于“快速垂直增长期”。目前,全省高层、超高层商务楼总数,均排名全国前十,相当于全国“老大”上海市的一半左右。
全省高层建筑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苏南、苏中、苏北呈现梯度崛起的格局。据去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拥有高层商务楼5000余幢,超高层200多幢,主要集中在苏州、无锡、南京3市。
目前,仅南京市就拥有高层商务楼近3000幢、超高层商务楼近百幢,尤以世界第七、高450米的紫峰大厦独领风骚。而苏州、无锡市近年也不断刷新地标,其中苏州在建的450米国际金融中心,将与南京紫峰大厦并列“江苏第一高楼”。去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世界城市天际线排行榜”,无锡位居中国第15位、地级市首位。
从苏南到苏北,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江苏城市的天际线不断长高,正迎来自己的“高楼时代”。
“可以说,江苏高层商务楼宇的建设与楼宇经济的发展,已经从‘自发阶段’进入‘加速提升阶段’,这个节点上,处理好楼宇建设与楼宇经济的关系,相当重要。”3月22日,楼宇经济专家、上海社科院戴晓波研究员对本报深度报道工作室记者说。
专家介绍,楼宇经济又称“垂直印钞机”,是以商务楼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现代服务业和商贸业为重点,扩大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的一种经济业态。
一样的高楼,不一样的“含税量”
南京鼓楼,是较早确立楼宇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的城区,南京乃至全省多数地标式摩天楼,都“长”在该区。
目前有服务业“亿元税收楼”吗?鼓楼区税源办答复记者:“没有,倒是有六七家生产或销售企业自建的一幢大楼,年纳税少则过亿,多则14亿。”
由于高附加值的产业属性,楼宇经济往往也是“纳税地标”。以上海为例,在静安、卢湾、黄浦和浦东陆家嘴功能区60平方公里内,楼宇税收已占各区税收的半壁江山。如静安区7.62平方公里内,2005年50幢商务楼宇创造的税收占全区总税收52.6%,其中纳税过亿元的商务楼宇有11幢;而到了2008年,仅国泰君安一幢楼的税收就超过20亿元。
上海大楼为何“吐钱”多?除了总体经济实力和城市定位落差外,就楼内的产业结构而言,上海商务楼比南京商务楼至少有“三多”。戴晓波认为:
一是总部楼多,即从事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跨国公司全球总部或地区总部、大中型国企总部、上市公司总部多。去年,在沪外企总部超过600家,其中跨国公司总部、外资投资性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各约200家。
二是金融、保险、律师等高端服务楼多,由此形成高级设计师、理财师、会计师、税务师、律师聚集的“众师楼”。目前大楼内仅律师服务业年创造GDP就近100亿元。
三是创意智慧楼多,包括软件开发、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动漫网游等,仅印刷业年产值就近200亿元。
而我省目前商务楼宇产业结构总体偏重偏粗,普遍承担生产、销售、贸易企业的“办事处”职能;不少商务楼宇还存在功能定位不准、聚集度不高、空置率居高不下、经营入不敷出等问题。楼宇经济质量不高,自然影响其“吸金吐银”能力。
记者近日在新街口某大厦一楼数门牌,发现入驻的160多家单位无一国际国内“大鳄”。其中,国内企业办事处100余家,国外及港澳分公司17家,咨询中介机构4家,银行1家。以楼宇为单位的产业结构低端化、经济聚集度和外向度不足,哪能产生“印钞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