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租金回报有限成最大问题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投资商业地产布局“下一个明天”,但在租金回报有限、退出通道缺位的当下,讲好一个从买入到获利退出的故事并不容易。
住宅限购令、日益升温的通胀预期,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希望在商业地产领域布局“下一个明天”。
截至4月20日,上市房企年报披露几近完毕,包括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万通地产、中粮地产、远洋地产等数十个主流房企均宣布,在住宅开发业务之外,扩大商业地产的业务权重。
商业地产热潮涌动之际,作为北京市最大规模的持有型物业,李嘉诚主导营运的北京东方广场开始接受资本市场体检。按照既定时间表,4月29日,由东方广场为唯一资产包构建的汇贤房托将在联交所挂牌,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筹资104.8亿元。
这一IPO受到普遍关注,既缘于这是最近五年来首个内地商用物业的REITs启动上市,同时东方广场项目租金稳定,租户优质,产权完整,正是商用物业的最佳代言者与估值标尺。
招股材料显示,汇贤房托今年可分派收益率约在4%-4.26%。这一收益水平低于目前香港市场上已经挂牌交易的其他REITs产品,而后者上市前的收益率最低在5%以上,但目前除领汇房产基金外,大多交易低迷,股价表现不佳。
如果剔除人民币作为交易币种、有升值预期的因素,实难想象汇贤房托能够顺利招股并完成上市。北京万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通)地产总经理云大俊向《财经》记者表示,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利息很低,不足1%,汇贤房托吸引的主要是这部分资金,内地投资者不会对这个产品感兴趣。
在汇贤房托启动上市途中,已传出在打造“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目标下,两地监管层对这一首宗试水产品大开绿灯,全力保驾护航的消息。一位内地资深的信托人士对《财经》记者称,东方广场能够在较低的收益水平下,以REITs形式在香港IPO,正是政策特批的结果。
这让商业地产的忠实看多者感到失望――既然如此优质的物业都难以完全依靠自身营运在资本市场套现,那其他的商用物业又该如何自我实现?
两大模式
与住宅相比,商业地产投资回报周期更长,对资金渴求程度更高。商业地产在银行信贷方面的待遇亦远不如住宅,按揭贷款额度最高五成,期限最多十年,而住宅的按揭贷款额度最高七成,期限最多30年。
这意味着商业地产发展商的自有资本金比例必须更高,与之搭配的一揽子融资方案更为迫切,否则将可能对公司运营造成致命冲击。
在国内地产界,较早布局商业地产的发展商有SOHO中国有限公司与万达集团。前者在2005年底即转型布局商业地产,以散售为商业模式;后者自2004年以来,主要在各地兴建万达广场建筑综合体,卖出住宅、底商等,并持有购物中心、部分写字楼及五星酒店资产。两大发展商的商业地产模式截然相反,但均针对性地解决了各自的现金流难题。
相关阅读:
- ·1月杭州写字楼成交和商业地产动态(02/01)
- ·商业地产突围战已打响 三四线城市是未(01/25)
- ·北京老牌商业寻求破局 运筹新格局(01/23)
- ·便利店品牌抢滩杭州市场 瞄准写字楼商(01/23)
- ·万科印力搅动商业地产江湖 开启租金百(01/22)
- ·2017杭州商业地产很活跃 写字楼租金创(01/16)
- ·上海实体商业“冰火两重天”(01/15)
- ·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逐渐衰落 已现洗牌(01/12)
- ·12月第四周杭州写字楼成交量上升 商铺(12/28)
- ·杭州商业地产市场“新流”涌动 大企业(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