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宁缺勿滥 北京东南建环渤海总部基地
3年之内,北京城区东南将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这就是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
该总部基地位于通州区台湖镇,处于北京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西邻亦庄开发区,东接京津高速,北距首都机场30公里,南距首都第二机场22公里,乘京津城际列车到天津滨海新区仅需20分钟。
6月26日,浙江贝达药业和协信集团两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
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用地规模17.21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720万平方米,容纳人口20万。它既是服务于首都经济圈的高端商务新城,又是面向环渤海区域的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它将与通州新城“双轮驱动”,成为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引擎。
“在硬件方面,有了总部办公楼、商务配套、生活配套之后,对软件方面的人才、信息、氛围,也不能掉以轻心。”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表示,总部基地不是简单地造城,如何运用北京的影响力搭建平台,连接国内外市场?如何吸引目标企业入驻、吸引跨国人才?引进海外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提升新城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其面临的挑战。
招商宁缺勿滥
提起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还得从2009年说开去。
2009年8月,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用地规模17.2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1720万平方米,未来可容纳人口20万。
2011年1月,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获北京市政府批准。
2011年5月20日,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管委会正式成立。
按照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的要求,这里将被建成“北京面向环渤海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同时,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项目也是通州区建设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一核五区”中的重要一区,将成为联系北京与世界的环境友好型高端商务新城。
据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何志达介绍,该总部基地分为核心商务区、总部基地园区、绿色生活区、城市景观轴线、城市湿地等板块,目前,住宅和非住宅拆迁基本完成,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3年之内,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将初具规模——起步区成型,落户企业开工投产。
2011年,作为通州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惠民项目,也是北京市规模最大的惠民项目之一,涉及14个村,5426个宅基地院落,共计9021户约2.3万人的住宅搬迁正式展开,一期10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投入使用,质量达到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标准。
截至目前,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内的58个地块全部取得了一级开发立项核准,今年将有7个地块共计2200亩土地分批入市。
同时,该总部基地正在加快搭建路网体系,陆续完成了通马路、站前街两条主干路建设,并结合百万亩造林工程,启动了北部景观公园、次渠水厂应急扩建改造工程、北神树110KV变电站等市政配套建设。
“我们立足北京、依托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环渤海区域打造半小时经济圈。”据何志达介绍,京津城际铁路、地铁亦庄线将在这里交集,并设有换乘站——亦庄火车站。不久以后,连接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的S6线,连接昌平未来科技城、中关村的R2线,都将在这里实现无缝换乘。
在招商引资方面,首批入驻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韩国SK(中国)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骥智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加上6月26日签约的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和协信集团,目前的入驻企业已达5家。”何志达表示,对于招商,他们采取宁缺勿滥的原则。“我们要打造的是战略型新兴产业总部和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总部,所以在起步阶段,力争选择标杆企业入驻。”
企业为什么会相中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
作为一家总部设在重庆、以房地产开发及商业运营为主业的公司,协信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投资发展经理邢霖表示,他们之前已在成都、无锡、苏州开发过项目。“在公司的全国化战略中,北京是必进的城市,遇到好的机会,我们自然不会错过。”
定位与配套很关键
疏解首都经济圈功能外溢,服务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是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的功能定位。
加快土地上市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积极承接中关村的人才、技术和产业的转移,广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企业,是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的发展方向。
6月26日,在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战略合作企业签约仪式暨专家顾问团成立大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表示,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区,该总部基地正式被纳入示范区之内,将享受中关村相关的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同时,“中关村有大量优秀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将为该总部基地的开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总部经济课题组组长张鹏教授表示,在北京城区东南兴建服务于首都经济圈的高端商务新城、面向环渤海区域的高端企业总部集聚区,符合北京的多中心发展趋势。同时,此举也可疏导中关村的产业转移,减轻北京城区的交通压力。
“北京中关村区域内一亩地所创造的价值,是普通一亩地的60倍。”张鹏认为,总部经济是人的经济,建设总部基地不是简单地盖房子,不是钢筋水泥的堆砌,一定要注重人的需求,比如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总部基地的价值才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王志纲工作室运营总监杨镇宇认为,总部基地建设最难的问题是产业定位。“在总部基地的产业集群中,应考虑到产业链的延伸、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总部基地的产业发展才会有可持续性。”
赵弘也认为,“定位与配套很关键”。他解释说,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和客户定位,配套则是指商务配套与生活配套。“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应注重区域品质,走产城融合的路子,避免走亦庄开发区的老路——只有产业、没有城市配套。目前,亦庄开发区正在与大兴区进行资源整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一些投机资本试图进入进入产业新城领域的问题,赵弘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总部基地应建立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动发展机制。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开发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又使产业发展有着长远的规划,避免项目刚刚引进就被转手,导致产业没了,楼价上涨,区域发展成本增加的风险。”
相关阅读:
- ·广州甲级写字楼租金涨幅居一线城市首位(01/17)
- ·西湖区5个区域性总部项目落户(12/28)
- ·西湖区开展转型升级九大专项行动创新驱(12/26)
- ·深圳福田根植高端产业 持续发力“总部(11/29)
- ·外媒关注广州总部经济 走访越秀区(11/27)
- ·广州番禺区加快推动总部经济发展(11/15)
- ·10项举措助力深圳打造国际金融创新中心(10/16)
- ·深圳将出台扶持金融业33条(10/12)
- ·深圳着力提高总部经济发展质量(10/10)
- ·金华永康总部经济“四大创新”经验做法(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