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眼中的2012年北京楼市(2)
一家门店月入四五十万元是常事
7月底,面对不断升温的楼市,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前往地方十六省市,督查各地调控政策的执行。督查组所到之处,地方频频表态,督查组也是看得多说的少。在经济疲软的艰难时期,中央和地方对房地产的态度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只有在各种论坛上,楼市的方向依旧混沌不堪,唱多的依然豪情万丈,唱衰的依然苦口婆心。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劝大家,现在卖了房,幸福一辈子,因为房价会跌20年,跌掉80%。而楼市大嘴任志强则已经懒得谈论复苏与否,在他看来这几年土地供应减少,未来房价上涨是必然的。这个好放大炮的开发商调侃自己是“中国人最想揍的三个人之一”,因为他总在说涨价这两个字。
这些离何志磊他们有点远。何志磊说他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招人、培训,壮大队伍。这几年的地产中介有点像券商行业,都是靠天吃饭,看政府的眼色行事,如果行情好时不吃胖点,冬天就可能被饿死。
何志磊算过一笔账,按照最近几个月的平均成交量,新开店大有赚头。“一家新店平均成本在15万-20万左右,现在一个店四五十万的业绩很正常。”
8月初,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一组数据,2012年上半年,20个重点城市楼市成交量与2011年和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和12%,其中6月成交量与2010年调控以来最高点持平,与2009年高点仅相差15%。
“冰河时代”曾度日如年——
年初最惨淡时至少四成从业人员改行
虽然现在房东态度越来越强硬,跳价、爽约也时有发生,但比起去年的行业寒冬,这只能算是幸福的苦楚而已,让人看起来像是得意的矫情。
何志磊现在信誓旦旦地准备接着开店,要大干一场。但就在一年前,他们还在经历行业最黑暗、惨淡的日子。
2010年,楼王频现,房价大涨。面对已然失控的房价,中央政府失去了耐心。从2011年1月开始,堪称严酷的调控政策密集而至,层层加码,国八条、房产税试点改革先后落地,“限购”、“限价”、“限贷”全面升级。
北京细化的调控政策也紧随其后,外地人购房须提供五年纳税证明,限购以认房为标准,开发商定价与成本差异过大将追责,等等。房价已经不单是一个民生问题,而是被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冷却剂迅速见效。2011年2月份二手房成交数量高台跳水,此后月均成交量不足9000套,全年成交与2009年峰值相比缩水一半以上。“好不容易挨到8月,眼巴巴等着金九银十,但结果很失望。”所谓“银十”成交量仅为7262套,创下2009年有网签以来最低值。“这一年的行情彻底完蛋了。”
买房人如同流进沙漠的溪流,突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最惨的时候是零成交,营业部很多老人都给自己放了长假,等待低谷过去;而很多没有经历过这种低谷的新人可能就撑不住了。”何志磊所在的片区关掉了两家营业部,重点保留了华清嘉园店和知春路店。
他把这叫作“收缩”,精耕主区。“在恶劣的环境下,你没有能力向竞争对手的优势区域发起进攻,只能退回自己最擅张、最有优势的区域。”
就是死撑,撑不过就是死。虽然难听,但是事实。上海、广州、深圳这些楼市最热的地方相继出现门店关闭潮。到了11月份,中原地产华南区董事总经理李耀智宣布,在深圳关闭60家店铺,裁员1000人。
根据统计,2011年初,北京市二手房经纪机构门店约有6000家,但到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至少有1400家关门歇业。当时最悲观预计,至少有四成从业人员改行。
这种寒冷只在2008年出现过。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低迷,完工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打三折甩卖。但2011年这场严寒远超2008年,2008年只是经济不好,但国人对房子的需求还很旺盛。而2011年,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都被行政管制了,这是真正的冰河时代。“你很想给业务员打鸡血,给他们画饼,但这没有用,你只能想辙去安抚他们。”
相关阅读:
- ·北京近9成房产中介遭遇“零成交” 数百(06/27)
- ·北京多家房产中介下调中介费(05/16)
- ·北京房产中介138家门店关闭 520家被查(05/15)
- ·北京房产中介门店关闭背后:行业整顿是(05/15)
- ·北京楼市政策变脸 商改住房子蔫了(04/19)
- ·北京林肯公园等六“商改住”项目被停网(03/28)
- ·北京11家房地产中介被责令关停(03/24)
- ·北京严查房产中介是否明码标价(11/29)
- ·北京市严查房产中介“十宗罪”(03/28)
- ·北京一房产中介经理骗客户23万被判刑(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