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楼宇经济 >> 产业园 >> 浏览文章

杭州旧厂房变宝 化身创意园区

2012/9/3 10:30:11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浙报理想公司旗下的“浙报理想创意产业园”、“丝联166创意产业园”、“长城F317创意产业园”,如今都已成功运营,而从这些产业园中,孵化出了不少杭州本土原创的文创品牌。   &ld

    浙报理想公司旗下的“浙报理想创意产业园”、“丝联166创意产业园”、“长城F317创意产业园”,如今都已成功运营,而从这些产业园中,孵化出了不少杭州本土原创的文创品牌。

  “化腐朽为神奇”的幕后推手,就是浙报理想的总经理周青以及他的团队。

  位于杭州丽水路与金华路之间的“丝联166创意产业园”是周青的第一个“作品”,他当年是为了给自己的广告公司找一个办公场所,到了杭丝联,看到这么一个锯齿形大厂房,顿时觉得这是个做创意园的“天生毛坯”,“这个厂房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专家设计的,德国人监工,是LOFT的结构,特别适合那些搞创意的人,比起让人缩手缩脚的写字楼,这里让他们感觉更加自在。”

    孵化一个创意,让旧厂房变脸

  记者面前的周青,留着胡子、带着黑框眼镜,穿着T恤、牛仔裤和帆布鞋。把旧厂房改造成创意园区,是他一直都有的想法。

  在租下“丝联166创意产业园”这一大块工业厂房前,周青其实也没底。2007年的时候,“丝联166创意产业园”所在的金华路偏远冷清,“附近只有锦昌文华小区,每平方才卖1万多,现在这附近的房子都快涨到3万每平方了。”

  周青不仅想把那里做成一个纯粹的创意产业园,同时也希望能成为市民们能参与进来的公共创意空间。于是,他和几个朋友在创意园的入口处开起了一个叫“蜜桃”的咖啡店。

  这个“蜜桃”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吃饭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这里也成为了文艺青年聚会的场所。周云蓬、钟立风、李志等民谣音乐人都曾在这里举办音乐会,每次这里有演出活动,整个蜜桃都会被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丝联166创意产业园”的前身,其实是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2007年,该建筑物被列为杭州工业遗产保护单位。

  有了“丝联166”这个成功的模板,周青开始摸索出了一套“轻资产、连锁化”的创意产业园发展理念。

  绍兴路上的“智库创意产业园”,原是浙报集团印务公司的纸库,是杭州市主城区内难得具有LOFT空间的创意园区;“乔兴678创意产业园”,原是一家老旧厂房,由一幢主楼和多幢底层建筑围合而成;而“下沙影视创意产业园”,原来是一家闲置的英资饼干厂的旧厂房。

    孵化一个公司,让创业者成长

  詹楠是2007年底第一批入驻到“丝联166创意产业园”的创意者之一,他在园区里经营着一间70多平方米的摄影工作室,今年,这个工作室被改造成了画廊,这里不定期地展出杭州本地艺术家的作品,有时是绘画,有时是摄影作品,还有手工艺品、装置艺术品等等,而这些展出活动,詹楠都是不收取场地费用的。

  “当时自己正想找个影棚,然后朋友就推荐来这里,看到他们的招商计划表里面,都是杭州数一数二的文创者,再加上便宜的租金,LOFT的结构,我就立马动心了。”詹楠坐在自己二楼的办公室里对记者说。

  詹楠认为,园区刚开园时非常美好,“当时园区里的每个人,大家都像家人一样,没事情就串门聊天,各种各样做创意的人经常会激发出许多火花。”

  “虚构”是裘航和他的拍档汪浩共同创办的工业设计公司,他们也是蜜桃的股东之一,“那里的家具都是我们设计的。”裘航说,“这里的气氛是不可复制的,这种充满历史感的建筑,本来就是种艺术品,更能激发设计师的灵感。”

  5年来,数百家文创单位在丝联里成长,许多杭州原创的设计师品牌从这里成长起来。而周青的目标是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成长。

  “等7个创意产业园都开园后,全部加起来的文创单位就会有四五百家,到时候我们会给他们成立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相互之间有生意可做,甚至,我们会考虑以入股或小额贷款的方式,扶持我们看好的新公司。”周青说。

文章关键字:杭州创意园区,杭州旧厂房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8051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