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产城融合”让大港工业区总部经济风生水起
“白天熙熙攘攘、晚上死气沉沉”,这曾是许多人对老工业区的固有印象。作为北仑大港工业区成长的见证者,宁波长青家具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绒飞告诉记者,区别传统工业区,如今的大港,东部片区商贸、宾馆等服务业风声水起,技术工人“转型课堂”和企业家周末沙龙等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政府对人才引进、生活服务等进行科学配套,“产城融合”加快了大港工业区企业转型,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快速崛起。
大港工业区内聚集了464家企业,员工近9万人,“候鸟式”生活一度成为许多员工的真实写照。如何让产业和城市进行双向融合,从而留住人才、带动消费,成为老工业基地突围的一道重要课题。
“所有企业都明确在大港这个成熟的工业布局中,单纯依靠产能重复建设提高效益是不现实的。”北仑新碶街道党工委书记梅旭龙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大港总部谋划高附加值的品牌经济、高端产品和三产增量,而将产能和行业优势释放的链条向区外拓展延伸。街道则以牢牢把握136家规上企业发展“总部经济”中产生的商贸、人才和信息需求,做好区域业态营造、人才综合服务等环节,通过“产城融合”,打通新老两个城区。
“整个工业区低端加工制造的业态色彩淡化,高端商贸的城市空间味道越来越浓,各类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产城融合’确实给我们企业根据自身特长谋划‘总部经济’插上了翅膀。”富邦家具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借助在家具圈深耕细作多年的行业背景增设了木材进口贸易,几个月时间就吸引了20多人的资深销售团队,在全国七大城市完成销售布点,完成销售额上千万元。
在外需持续疲软的大环境下,华和服饰公司则大力发展自主品牌“willwin”,主打非洲和国内两块市场,实现从单纯来料加工到“以研发设计带动销售”的格局之变,今年销售同比增长近30%。公司负责人王海华说:“未来1到2年,公司150人的管理、设计团队预计会增加2到3倍,希望政府能在三产配套方面给予重点考虑。”
“政府以‘产城融合’为抓手,给企业创造良好外部氛围,助力企业加快员工结构性的素质提升,加快打造‘总部经济’,对于未来北仑乃至宁波加快老工业区转型升级改造,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北仑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邬志刚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已出台相关政策,旨在从鼓励和倒逼两个层面,促使区域内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土地高效利用,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相关阅读:
- ·写在宁波南部商务区五周年之际(11/17)
- ·宁波鄞州区总部经济强势崛起(03/03)
- ·科技软实力“添翼”宁波总部经济(07/29)
- ·全国主要城市总部经济排行出炉 宁波位(06/20)
- ·2013宁波百家优势总部企业名单出炉(01/07)
- ·宁波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跻身前十(09/21)
- ·2012年宁波市优势总部企业名单(09/20)
- ·聚焦宁波总部经济:基地引领总部企业发(09/19)
- ·聚焦宁波总部经济:十大基地引领总部企(09/19)
- ·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四大机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