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楼宇经济 >> 楼宇总部经济 >> 浏览文章

上海总部经济实力不如北京

2012/11/27 13:12:21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课题组26日发布的《完善上海金融生态,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报告指出,从金融集聚与辐射、金融深化、金融风险水平、金融机构多样性和金融产品多样性五个方面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金融发

    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课题组26日发布的《完善上海金融生态,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报告指出,从金融集聚与辐射、金融深化、金融风险水平、金融机构多样性和金融产品多样性五个方面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上海的总部经济实力不如北京,但在金融生态方面排名全国第一。二者在金融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北京擅长资金筹集,而上海的优势在资金运用。

    具体来说,北京在资金集聚和辐射、金融深化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海则在风险管理水平和金融机构多样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金融产品多样性方面两者差距较小。

    “我们的结论是北京更像是一个资金筹集中心,而上海更像一个资金运用中心。” 报告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说,这反映出总部经济的影响。

    总部经济实力不如北京

    在当前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下,银行机构的集中度决定了资金聚集和辐射的能力。从目前情况看,在上海注册的银行业机构中,仅有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的规模较大,能排在全国前十家银行的范围;而国有四大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中的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总部都在北京,其资产份额占银行体系至少60%以上。

    上海的总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造成了资金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和北京的差距,相应人才总量和结构也存在差距,创新能力也存在差距。

    但是,报告也指出,上海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总部经济相对较弱的现状,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当前经济体制框架下的自然选择结果,行政管控和审批制度的加强是导致国有和民营总部向北京集中的重要因素。

    此外,报告还指出,由于行政主导的多头监管以及监管总部与市场远离,也导致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诸多弊端。

    比如:多头监管和审批制度,直接造成了监管效率低下,影响金融市场发展。以企业债券的发行为例,一只企业债面临国务院的额度审批、人民银行的利率审批、证监会的承销资格审批、证监会和交易所(或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的上市审批,从申请发行到上市短则一年,长则3~5年。漫长的发债周期不仅无法保证项目本身的投资计划和与之对应的盈利预测,也放大了发债主体的经营风险以及投资主体的偿付风险。

    优势在市场

    “上海主要的优势在什么?在于市场。”刘煜辉说。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也表示,和北京相比,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有先天的缺陷,比如监管处在北京,国企、央企的总部在北京,国有商业银行的总部也在北京。而上海的优势,就在于怎么打造一个很好的环境,也就是金融生态。

    上海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金融与贸易、航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贸易的金融和航运的金融在其中将发挥很重大的作用。“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我们感觉还是充满信心的。” 周振华说。

    而要进一步发挥上海金融优势,刘煜辉说,就要大力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首先废弃审批制,实行债券发行的注册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建立统一的集中型债券的监管体系,特别是要增强各个交易所自律监管的权限。“未来改革的方向一个是要改变我们所谓多头监管、多头审批的债券管理体系,九龙治水的管理体系。第二个是要把权力真正交还给市场。”刘煜辉说。

文章关键字:上海总部经济,资金筹集中心,资金运用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