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部经济进入了“千时代”
跨国公司总部集聚上海带来的国际资本的“新流量”,上海企业走出去融入世界经济的“溢出量”,还有电商创造的巨大“增量”,这是刚刚过去的2012年上海经济中凸显的“量变”,正是这种具有极高“含金量”的“变量”催生着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质变”。本报从今天起推出一组报道,从不同角度反映上海经济的新跨越。
全球销售额达16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将其麾下电子/电气系统事业部的全球总部放在嘉定国际汽车城,其全球总裁艾博彬长期坐镇上海,指挥管理团队调度它在全球近20个国家的50多个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的运营。不久前,这个事业部完成了对FCI集团下属汽车产品事业部的收购,交易总价值7.65亿欧元,将使德尔福2013年每股收益增加0.24美元。
事实上,跨国公司把上海作为其在中国乃至亚太区域的投资、管理“枢纽”正变得常态化。市商务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已有1000多家世界跨国公司落户上海,其中有265家投资性公司、40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则有351个,95%以上地区总部具有两种以上的总部功能。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占总数的83%,其中82家为世界500强企业。上海总部经济进入了“千时代”。
海外资本持续进入带来的经济“流量”汇聚成上海经济转型的主要“分支”。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不利背景下,去年上海合同吸收外资223.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实际利用外资15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双双刷新历史纪录。总部经济快速扩张是一个重要标杆,去年上海共新设投资性公司25家,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家,BP、惠普、久保田等世界知名企业都把地区总部“搬”来了。
宽阔的开放度使上海成为一个对市场敏感度极高的“触点”,由此创造了强大的“向心力”。德尔福有五大事业部,目前其亚太区总部都已扎根在上海。理由很简单,中国已是全球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汽车市场。德尔福的全球战略目标是使亚太区营业额比重逐渐上升到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最近几年,这个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达16%左右,而中国市场的业务份额占到亚太区市场的绝大部分。据统计,过去5年中,德尔福在亚太区进行新厂建设、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达2.4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投入在中国。上海无疑是德尔福在中国的重要战略基地,其23家生产、研发基地中,有10家坐落于上海。
辐射亚太和新兴市场是上海经济影响力提升的一个显著标志,快速增长的经济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使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辐射源”,去年近60家跨国公司设立了亚太区总部或亚洲区总部,ABB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全球总部、拜耳公司材料科技事业部全球总部的部分职能也转移到上海;新通用公司在沪成立国际运营总部,负责北美以外的所有业务……
市商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总部经济利用外资已占上海利用外资总额的近20%,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在2011年上海纳税百强企业中,有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包括IBM、欧莱雅、飞利浦、小松、卡夫、资生堂、瑞表(SWATCH)、辉瑞、埃克森美孚等,它们既是市场标杆,也是纳税大户,更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一种象征。
相关阅读:
- ·上海总部经济新引擎:虹桥商务区再迎企(05/23)
- ·上海发展总部经济 致力为跨国公司提供(02/24)
- ·上海吸引外商打造“总部经济” 首次提(02/16)
-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总部经济凸显 占比(10/09)
- ·上海总部经济倒逼软环境补齐“短板”(08/01)
- ·上海“总部经济”解剖:跨国公司“来去(07/18)
- ·上海新泰仓库变身总部经济大本营(07/11)
- ·上海浦东成总部经济高地 汇聚400多家总(01/29)
- ·上海自贸区总部经济效应集中显现(10/09)
- ·518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沪 上海总部经(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