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总部经济 深圳罗湖经济湿地
3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质监分局注册大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平日的3倍。这一天,是深圳实施新的商事登记制度的第一天,包括不划定经营范围、不要求注册验资等多项改革新政大大降低了开办公司的“门槛”,有300多个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罗湖注册了营业执照,相当于平日注册量的3倍。
来自深圳市质监部门的数据显示,从3月1日至7日,罗湖区共成功注册801户营业执照,换发新版营业执照1373户,这些数据在深圳各区中名列前茅。这片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如今依然是一片创业的热土,深圳人寻梦的主场。
尽管高力国际的报告显示,深圳写字楼市场已达到高密集饱和率,但罗湖的乙级写字楼仍是地产界人士所建议的创业起步之地;地王大厦、国贸大厦等写字楼的品牌效应也仍然十分显著。
罗湖区委办副主任、长期观察罗湖的李渤川教授认为:罗湖片区城市功能完善,人气高企,中小企业与大牌企业共生共荣,营商性价比高,是中小企业创新和成长的“沃土”,犹如一块“经济湿地”,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焦点一 罗湖“经济湿地” 如何养成?
企业环境平等宽松经济生态链完整
在自然界中,一片片水雾氤氲的湿地,因其参差多态而成为动植物最好的繁衍栖息地。而在深圳,也有这样一片“经济湿地”,得风气之先孕育的经济土壤,令第一批企业自由生长,又因为彼此频繁而密集的交流,形成了平等宽松却不失章法的合作环境,在丰富多样的业态之下,既长出参天大树,又使创业的幼苗得到滋养,这片城区便是罗湖。
GDP“十一五”期间翻番
“经济湿地”包含两方面:一,这个地方是“创新之源”、“生命之源”,总能不停地孕育和生长出新的企业,移走一棵“大树”,会在原来的地方长出许多“小树”,经济活力无穷;二,“经济生态链”完整,既有大牌企业这样的“参天大树”,也有无数处于创新期的中小企业“新苗初萌”,种类参差多样,互为依存,是经济的“天然林”而非“人工林”,生命力强大,抗风险的能力也强。
“税收大户迁出罗湖之后,按理说,会出现税收上的‘窟窿’,(政府)没有特别的举措,但‘窟窿’很快就填上了”,罗湖区政府部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十一五”期间,中信证券、深圳卷烟厂等纳税大户迁出了罗湖,但罗湖的税收从108亿元增长到了251亿元,增了一倍多。
“经济湿地”的活力还体现在总量的增加上,“十一五”期间,罗湖区在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下降的情形下,在基本没有新增产业空间的情形下,GDP从530亿元上升到1027亿元,基本实现翻番。
配套产业发达聚集人气
罗湖为什么会成为“湿地”?适宜生活的地方才适宜工作。
罗湖区委大楼周围步行5到10分钟的范围内,可以见到大小十几家酒店。罗湖依然是深圳酒店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这也意味着这里的到访者最多。
一个成熟的都市区域的形态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居住或办公的地方来到街道上,步行范围内,可以解决他吃穿住行等80%的生活需求。作为最早的建成区、商贸旺区,罗湖的零售、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服务业在深圳得天独厚,也令这片区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成为商贸中心。加上进出罗湖口岸的海量人流,带来了信息,尤其是前沿的商业和时尚信息。
东门、万象城、罗湖商业城是商业信息流通最快捷最集中的地方,也让罗湖成为深圳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区域,正是看中这一点,2010年,吉之岛选择开设中国内地第一家精品超市时,仍旧选址人民南的友谊城。其总裁择口沂明给出的理由是:这里有浓厚的商业传统,周围也有潜在的消费人群。
信息的快捷与准确对中小企业意味着商机,对于创业者,信息失误才是最致命的失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水贝珠宝聚集区里,一些旧厂房的要价已经到了与写字楼接近的70到80元每平方米,但仍有企业趋之若鹜。
顺势而为,尊重市场选择,推动市场发展,罗湖的政府部门找对了自己的姿势。水贝珠宝聚集区和笋岗工艺品市场就是两个成功的例子:当市场开始调配资源、企业呈现聚集效应时,整治环境、贴近服务、整体形象包装及宣传推广,做好政府该做和能做的事,其效果是事半功倍。水贝珠宝通过金融危机后短短数年的发展,已占据中国黄金珠宝业的“半壁江山”。与此相比,不顾及市场趋势,政府投入巨量资源建造的各种“城”,不为市场接纳,门前冷落的情形,在各地并不鲜见。
相关阅读:
- ·10项举措助力深圳打造国际金融创新中心(10/16)
- ·深圳着力提高总部经济发展质量(10/10)
- ·深圳总部经济强势崛起 国内外名企纷至(08/08)
-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高度 深圳地标节节拔(06/08)
- ·深圳中小企业总部基地初具规模(04/05)
- ·深圳总部经济悄然起势谋求“价值链高端(06/21)
- ·深圳罗湖写字楼租金略涨 成交速度较年(03/28)
- ·“十二五”深圳福田总部经济跃上更高平(11/03)
- ·一上市企业花近20亿深圳买楼(09/11)
- ·深圳总部经济迎政策红利 两类总部企业(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