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中介乱象:包揽独家房源推高房价
仅有11%的消费者满意房产中介,52%的消费者“不满意”,其满意度平均值也只有7.47分,较大多数行业都低。其中,高达84.8%使用过中介服务的消费者遇到了消费纠纷,却只有21.6%的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进行了维权。
23日,上海市消保委在发布《上海市房产中介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并约谈20家房产中介企业时公布了上述信息。而发送约谈公函的20家中介公司中,仅有11家派代表现身。
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二手房市场已经取代了一手房成为了消费者购买房产的主要渠道,房产中介几乎成为绕不开的环节。市消保委进行的调查显示,89%的受访者使用过房产中介,71.2%的消费者在未来一年内计划使用房产中介。
对于以上一系列数据背后的原因及解决方式,市消保委昨日进行了回应。
回应一:为何满意度这么低?
志愿者体察的结果显示,20%的最新挂牌房源已经出售。另外,在售的房源也存在严重的虚标房价情况。41%的被调查在售房源故意标低房价,实际询问到的价格比网络上标的价格平均高出23%。在现场播放的暗访录音中,房产中介工作人员承认:“网上价格都是虚的,标低就是为了吸引客户”。
体察过程中,实地看到的房源中56%与网上宣传的不符。而21%的被调查门店未悬挂营业执照,90%的加盟店未在显著位置标明特许人和被特许人的真实名称和标记。
根据调查,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有中介未提前告知重要事项,或作出不实承诺,导致消费者交易失败或财产损失。包括房源信息(违章建筑,房型,面积,产权性质、年限,抵押情况,质量,装修影响,学区房,户口),购房人资格(限购,税收,贷款额度)等。还有中介不履行约定,消费者对服务不满意,如不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不协助办理贷款,不及时转交房款。中介滥用优势地位,以拒绝办理过户或扣押房产证为要挟,过户前提高服务费。消费者明确拒绝中介服务后,中介仍然拨打电话骚扰消费者等。
“简言之,就是信息壁垒,合同陷阱等。”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道。
回应二:非得购买中介服务吗?
既然不满意,为什么高达89%的消费者购买过房产中介服务?
唐健盛认为,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消费者购买中介服务的需求呈刚性。另一方面,调查显示,40.2%的消费者不知道,消费者可以跳过中介,自己申请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的网上挂牌交易。
早报记者获悉,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设有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在此平台上市民可以全程完成从交易信息上网挂牌到产权、资金交割的所有手续,也可以利用该平台提供的真实交易信息规避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欺诈行为,还可以即时跟踪交易状态。但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基本没人来挂牌。
早报记者获悉,“网上房地产”交易平台存在已有10年之久,但知道的人一直不多,真正使用其交易的个人更是凤毛麟角。
上海市住建委房地产市场监管处相关人士昨日透露,对于消费者不知道可自行挂牌销售的情况,推广确实不足,相关部门或将进一步讨论加大推广等事宜。
回应三:为何只有两成选择维权?
然而,消费者遭遇权益侵害后进行举报、反映和投诉的比例很低。选择投诉举报的比例只有21.6%,选择忍气吞声的消费者却高达78.4%。
市消保委透露,之所以不维权,是消费者“惧怕”中介的骚扰、威胁等。更多的,是房产中介的侵权,已由显性侵权转为隐性侵权,消费者取证难。
来自市消保委的信息显示,尽管选择维权的消费者不多,但近些年来市消保委受理的房产中介服务投诉量逐年攀高。2012年时,受理的投诉量为280件,2013年、2014年受理的投诉量分别为519件、566件。刚刚过去的2015年,这个数字变成了794件,是2012年的2.8倍。
相关阅读:
- ·购买“内部房源”受骗 牵线中介被判赔(04/14)
- ·上海加码整饬楼市乱象:八家房企被查 七(10/19)
- ·上海7名房产中介造楼市谣言被刑拘(09/10)
- ·上海试点第三方监管房地产中介费 增中(06/13)
- ·上海银行恢复与房产中介业务合作 如再(05/31)
- ·上海重拳整顿房产中介市场 6家中介被罚(04/15)
- ·上海房产中介频繁互掐 网络中介成行业(06/02)
- ·上海房产中介新诞生百余“百万富翁”(01/06)
- ·上海多家房产中介关店裁员 “关店潮”(06/12)
- ·上海二手房交易遇冷 大型房产中介开始(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