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炒地皮的思维去做商业
继住宅去库存之后,商业地产去库存也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宁波存在,温州、金华、绍兴等地都存在。”一位专家表示。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商业研究专家。他们均表示,商业地产去库存,仅靠企业单打独斗难度太大,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出手,让规划更合理,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消除信息不对称。比如有关部门需要从供给端入手,优化土地供应结构,通过供地、规划等途径控制增量。
据省商贸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也已经在尝试由商务部门牵头,进行商业规划的制订。三方共同努力,让商业地产过剩问题得到缓解。
三方努力
消除信息不对称
魏君聪 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秘书长
就在几天前,中国商业品牌大集开到了宁波,吸引了众多品牌和商业项目的参与。这个活动由宁波市商务委和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共同主办,指导单位是浙江省商务厅。“这几年经济下滑,各地商业项目过剩,很多项目招商时遇到了很大困难,品牌也有落地的要求。但项目和品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我们把一些品牌和项目集中在一起,让大家能够高效对接。”魏君聪告诉记者。
活动的效果显而易见。一方面来自行业内,商业项目和品牌进行高效对接,不少现场就达成了意向。另一方面也来自有关政府部门。温州、衢州等各地商务委的负责人也赶到宁波现场观摩,非常欢迎将活动的下一站放在他们那里。“今年,我们还会在省内各地进行巡回,希望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将这个活动打造成一个品牌活动。”魏君聪说。
商业项目市场过剩,这其中有企业跟风的原因,也和相关部门缺乏引导,相关立法不是很完善有一定关系。不过在未来,这种情况将得到好转。“规划部门和商务部门的衔接会越来越多。商务部门在商业地产的发展以及立法方面也将拥有更多话语权。像宁波就也已经在尝试由商务部门牵头,进行商业规划的制订。”魏君聪介绍。
不能用炒地皮的思维
去做商业
赵浩兴 浙江现代商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在赵浩兴看来,三四线城市商业项目供大于求,招商难上加难,有几个原因。首先与大环境有关。传统商业不景气,大家都很谨慎;其次是商业项目的过剩,导致好的品牌远远满足不了商业项目的需求;第三就是真正懂商业的地产商也不多。
事实上,做好一个商业项目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做商业项目和炒房地产不是同一回事。确实,在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很多不懂商业的人做商业地产也获得了成功,但这样的机会窗口已经不存在了。”赵浩兴说,现在不能再用炒地皮的思维去做商业地产项目。
从目前很多城市的商业项目布局来看,约有三分之一的项目过剩。国际上有一种通行的规则,人均商业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是比较合理的,超过2平方米就过剩了。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包括杭州以及很多三四线城市都已经商业项目过剩。这么多项目未来怎么办?“少量的项目通过商业创新还能活,大量的项目将面临转型。”赵浩兴表示。
记者手记
谁搞坏了这个市场
商业项目过剩是热门话题,也是一个迟迟未能被解决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碰到的形形色色采访对象,都有着同样的疑惑,四五年前被如此看好的市场,怎么转瞬就成了“沼泽地”,一旦陷入,想拔腿转身就跑都不可能。
到底是谁搞坏了这个市场?有关开发商有责任,造出的物业不符合发展商业的要求;有关商业连锁品牌有责任,同一个模式不断复制到各个新项目,总有一天会失灵;有关代理公司更是有责任,把你的场子填满,拿到佣金拍拍屁股就走人,哪管你能营业几天。在市场狂热的时候,这些责任都显得无足轻重,店照开,钱照赚。但一旦到了退潮期,市场该给的教训一个都跑不了。在采访中,记者听说有个老板跟风接手了一个商业项目,把前些年赚的几千万赔光了还不够,守着一个不死不活的商业综合体欲哭无泪。然而,负责规划的有关部门呢?规划失灵,谁来埋单?
值得庆幸的是,当商业项目过剩成为普遍性问题后,积极行动起来的除了商家,也包括有关部门,他们正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购物中心解决招商难。在此也不妨异想天开一下,比如能不能尝试将现在风生水起的的创业空间搬到闲置的购物中心,或许这也是一条商业地产去库存的出路呢?(原标题:商业地产无序发展,谁该买单 记者:莫利萍)
相关阅读:
- ·商业地产去库存路径:创新商业业态及结(12/23)
- ·商业地产去库存形势严峻 有城市需消化(08/24)
- ·商业地产去库存:从供需两端发力(07/26)
- ·二三线城市消化商业地产库存需50余月(07/20)
- ·商业地产去库存应提升品质(03/15)
- ·营改增新政对商业地产去库存是重大利好(03/09)
- ·宁波商业地产大鳄动作频频 差异化升级(10/15)
- ·宁波商业地产梯度拉升 海港城启幕社区(09/24)
- ·宁波商业地产项目颇多但还未饱和(10/22)
- ·2012宁波商业地产运营发展高峰论坛落幕(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