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八八战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经过这些年的建设,特色小镇日益成为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样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舞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载体,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高质量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全省各地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认识,厘清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四个着力、四个统筹”。
围绕“特而强”,着力产业转型,统筹“主业聚焦化”与“创新多元化”。坚持主导产业内转型和产业外创新并举,着力有中生优、无中生有,不断提升和创造产业价值。特色小镇既要充分立足自身在七大万亿产业或传统经典产业某一领域的基础优势,瞄准产业链高端,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及高端人才,打造行业“单打冠军”,构筑特色产业高地。与此同时,特色小镇更应在主导产业之上、或是主导产业之外,坚持不懈持续创新。通过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器,构建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等深度创新,增强对于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跨越的引领作用。
围绕“聚而合”,着力功能转型,统筹“定位特色化”与“功能复合化”。所有特色小镇都要在聚焦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旅游、文化、社区与之融合发展,全面增强“旅游+”“文化+”“公共服务+”等对于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的乘数效应。例如,梦想小镇围绕集聚互联网创业创新人才,实施定制服务和贴心管理,建立健全青年创业社区、“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面向创业创新人才的多元服务功能,培育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四军”文化和创业创新大社区,形成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创业创新活力。又如,诸暨袜业小镇、桐乡毛衫时尚小镇、龙泉青瓷小镇等特色小镇,致力于旅游、文创等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跨业融合发展,促进多业态复合发展,形成了名气带人气、人气带商气、商气带财气的良性循环。
围绕“精而美”,着力空间转型,统筹“空间利用集约化”与“空间形态品质化”。积极应对浙江人多地少的空间约束劣势,以及山水相融的环境优势,是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必然选择。一方面,特色小镇扬弃过度依赖土地开发的传统增长方式,通过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等多种手段提高空间集约利用率。例如,莲都古堰画乡小镇对规划范围内154家木制品加工点全部拆除搬迁,为画家村、民宿等主导产业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充分利用生态、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通过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结合等多种方式以“小”见“大”,实现其形态美、意境美、乡愁美。按照特色小镇建成3A级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特色小镇建成5A级景区的标准,未来特色小镇有望成为镶嵌于浙江绿水青山间的一颗颗美丽珍珠。
围绕“活而新”,着力体制转型,统筹“管理科学化”与“运作市场化”。浙江的特色小镇培育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一方面,创新特色小镇考核评价制度。政府通过宽进严定、激励先进、倒逼后进、淘汰落后的制度设计,构建起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例如,今年上半年,对首批37个创建成员中未完成既定目标的4个小镇作出降格和警告处理,彻底打破以往“严进宽出”的惯例。另一方面,创新特色小镇运营方式。通过建立多方参股发展基金、采取PPP及众筹等方式融资,为优质资源向特色小镇优化配置提供保障,更好激发了市场活力。(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 作者:翁建荣 单位:省发改委)
相关阅读:
-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特色小镇评定地方标准(01/12)
- ·从服务于产业到服务于人 浙江特色小镇(12/11)
- ·浙江28个特色小镇集体“补课”(11/20)
- ·浙江特色小镇如何培育发展新动能?(11/14)
- ·从警告到优秀:特色小镇沉浮启示录(08/23)
- ·浙江遭淘汰特色小镇 病在“产业链虚脱(08/15)
- ·第三批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08/03)
- ·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势头强劲(07/20)
- ·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浙江特色小镇为年轻(07/05)
- ·杭州萧山信息港小镇:诠释传统园区的华(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