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培育的四大支撑系统
培育创建特色小镇是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虽以“镇”为名,却不等同于行政区划,而是基于经济目标和资源禀赋构架的,相对独立且有明确导向的综合性发展平台。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将特色小镇看作是相对独立又与周边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大系统。按照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看,要使特色小镇这一大系统有效运转并使其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需要建立四大支撑系统。
一是产业支撑系统:以创新要素为核心的产业升级。特色小镇的生产力来源于“特色”,“特色”源于创新。无论是“七大产业”的拓展,还是历史经典产业的转型,都离不开创新要素的聚集。因此,产业优势是特色小镇最重要的目标追求,以创新要素为核心的产业升级就成为特色小镇最基础的支撑条件。没有这一经济动力的输入,特色小镇就无法创造经济价值,等同于空中楼阁。而基于地方特色产业和区位资源的创新创业主体(主要体现为各类企业及创业人士),就是该系统的主要行动主体。
二是政策导向系统:以目标建构为核心的政府引导。政府作为特色小镇培育的引导者和培育者,通过出台培育办法、规划设计方案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指明方向。2016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要培育高标准特色小镇100个以上。因此,政府力量成为特色小镇目标确定的主导力量,政府由此充当领路人角色。值得一提的是,特色小镇的培育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与过去“一镇一品”时期有了根本性差异,其主导性凸显。政府通过出台规划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将顶层设计落到各项指标上,并在关键性的产业定位上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特色小镇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平台,更是政府政策供给改革的平台。
三是社会支持系统: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多元治理。特色小镇并非单一的区块经济升级试验区,而是从单一的经济功能走向具有多元社会功能的新平台,实现“产、城、人、文”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功能释放最大化的必然要求。而特色小镇作为一个发展整体,需要各方主体的“相互适应”和“共同治理”。它不仅需要各系统要素的共建,也需要各参与主体对资源的共享。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在目标确定与政策导向上要做好顶层设计,并在基础设施、环境供给上为小镇创建提供保障;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时代最公平的配置方式能使资源优化配置;企业作为行为主体以创新、共赢为导向建立资源互惠互利、共创共享的竞争合作机制;创业者及高尖人才作为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一方面建构着小镇文化,另一方面又因小镇本身的文化建构其价值观及精神体系;本地居民受惠于小镇发展,同时也将积极参与小镇建设。这样一个以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在特色小镇培育中应逐渐成型且发挥其化解各方冲突、执行整合的功能。
四是文化引领系统:以文化支撑为核心的精神引力。文化作为产业创新的内在推动力,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维度。文化不仅作为一种产业、一种资源,更是集聚人才的精神引力。在社会学家布迪厄看来,文化甚至是一种隐蔽的资本。要实现特色小镇产业上的“特而强”、形态上的“小而美”,必须强化文化的支撑系统。因此,打造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汇聚小镇共同体的价值凝聚力是小镇得以持续焕发活力的源泉。在人文生态消费理念转向的当下,要使特色小镇能够吸引五湖四海的创业者与消费者,一定要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文化的多维度建设。
当然,特色小镇的四大支撑系统并非相互割裂,它们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进一步说,特色小镇的产业支撑影响着政府引导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产业定位及规划;而政府的政策供给的合理性又影响着各方利益的协调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度;多元的社会治理体系所构建的共建共享机制又催生和培育了特色小镇的文化支撑系统。因此,四大支撑系统乃是一个有机的、充满生命力的整体,任何一部分的发展都必将受到其他部分的影响,为此在培育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各方,不可厚此薄彼。(原标题:特色小镇培育的四大支撑系统 作者:毛睿佳 单位:柯桥区委党校)
相关阅读: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荣膺“美丽中国”之十(01/31)
- ·建德航空小镇蓄势起飞(01/22)
- ·特色小镇建设应把握产业“准入”成发展(01/17)
- ·杭州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正式启动(01/17)
-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特色小镇评定地方标准(01/12)
- ·云栖小镇获评2017年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01/10)
- ·桐庐健康小镇 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01/10)
- ·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做好人才建设“(01/04)
- ·走读余杭梦栖小镇的“匠心”(01/03)
- ·宁波金汇小镇核心启动区开园(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