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总部经济向高度广度丰富度发展
总部经济是浦东发展的一张名片。为了进一步提升浦东总部经济发展的高度、广度和丰富度,《浦东新区“十三五”期间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财政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日前正式下发。
记者注意到,《扶持办法》在原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基础上,新增了营运总部、高成长性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的认定,将进一步丰富浦东总部经济类型。
连接世界的力量
总部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总部企业充分聚集,可以对城市外在形象、空间布局、就业水平、税收规模和经济结构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产生强力带动和辐射作用。
为此,《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中确立了上海至2040年的发展目标,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要重点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创新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
总部经济,成为了上海建设卓越城市过程中经济领域的重要指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唐子来说,“要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就要明确上海在全球体系中的坐标,要进一步提升上海企业的跨国指数,继续致力于打造金融中心(全球资本服务)和总部经济(全球资本支配),把价值链做高,争取跻身于全球城市体系的高端价值区位。”
浦东作为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地区之一,萌芽至今发展已有20余年,通过不断积极探索已取得可喜成效。截至2016年底,浦东已汇聚了400多家各类总部: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4家,均占上海全市总量的一半左右,对浦东新区销售额、税收、进出口贸易额的贡献超过所有外资企业总量的1/3。国内大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达到170家。
今年4月,《连接世界的力量——领袖企业的浦东样本》由新区商务委编辑出版,对外展示了46个行业领袖企业经典案例,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浦东总部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和具体实践。
浦东发展的名片
“应该这么说,总部经济就是浦东发展的一张名片,是浦东改革开放高层次、高水平的体现。”浦东新区投资办主任、商务委副主任孙永强表示,浦东总部经济的演进既与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同呼吸、共发展”,也与外资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布局演变的内在规律相匹配,又与本土跨国公司逐步成长壮大、积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脉络相一致。
最初浦东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时候,浦东发展正从基础设施开发向功能开发转移,以楼宇经济为载体的总部经济是最早的雏形。
而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市场被更多关注,跨国公司来到中国进行布局投资,浦东引导这些跨国公司母公司在中国建立总部,帮助这些投资项目发挥协同效应。其间,国内大企业总部也在浦东实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第二总部或新业态总部的特色。
时间来到“十二五”末,新区商务委对总部经济做了全面评估,认为总部经济再发展需要向高度、广度、丰富度发展。于是,《浦东新区“十三五”期间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财政扶持办法》应运而生,在原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总部、区域性总部基础上,新增了营运总部、高成长性总部、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的认定。
全周期的扶持
在新增扶持类别里,高成长性总部最值得关注。浦东有不少企业,他们处于萌芽状态,但具有独一无二的专利和良好的商业模式。原来他们总是被政策忽视,《扶持办法》则将他们纳入其中,不仅有利于这些高成长企业更稳定地兑现潜力,还能够形成总部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
根据《扶持办法》,该类企业在所从事业务领域需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企业自主研发或授权均可)或具有全新的商业模式,有良好的业绩表现,又或者能够提供审计、会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社会服务,这些企业将得到扶持。
所称国际组织(机构)地区总部,则是指知名国际组织(机构)在浦东设立的外国非企业经济组织代表机构,以授权形式在一个国家及以上的区域内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唯一总机构。这些机构或许不能直接在经济贡献上体现价值,但具有非凡的行业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对丰富总部生态链具有重大意义。
“前几年我们通过全面评估,发现浦东在很多专业领域还是空白,比如人力资源和会展行业,然而万宝盛华和博华的落户,为我们带来了世界性的渠道、人力资源的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规则,这对整个总部经济的体系是很好的补充。”孙永强说,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带动效应,《扶持办法》一方面延续了原来的政策力度,保持连续性,另一方面面向功能、效应和质量方面去努力,“我们希望把总部企业的外延再扩大,提高丰富度;其次让总部经济形成梯度,通过总部经济的溢出效应,让这个体系生生不息。(原标题:浦东总部经济向高度广度丰富度发展 记者:王延)
相关阅读:
- ·上海浦东总部经济实现能级飞跃(04/19)
- ·上海浦东成总部经济高地 汇聚400多家总(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