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变身创新园区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园区再次成为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先行军”。这两年,苏州工业园区围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累计形成改革成果65项,7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10项在全省推广,较好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苏州工业园区承担着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两项任务,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苏州工业园区湖西中央公园及CBD全景
开放赢得发展主动权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苏州工业园区要实现“三大目标”: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化开放合作示范区。之后,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一系列开放创新的部署。
2015年12月15日,首个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特别是在金融、培训、中介、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为提升投资便利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对这个平台的效果,苏州旭杰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杰深有感触,他说,苏州旭杰在海外的发展,得益于该平台金融和风险防范方面的帮助。“经过5年发展,我们已在澳大利亚站稳脚跟,2016年开始扭亏为盈,2017年企业在当地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占有率预计能进前三。”
苏州工业园区境外投资促进中心主任朱晓焱介绍,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政府、中介、企业的有效连接与信息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新批境外投资额就增长163.6%。
在开放创新改革中,苏州工业园区以金融创新为重点拓展服务业开放领域。为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趋势,苏州工业园区还积极推进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等创新业务。苏州春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的首批“尝鲜者”,与农业银行新加坡分行签了9800万元的贷款合同。凭这项创新业务试点,能直接对接海外高效资金,由于利率差异,当年就省下150万元的资金成本。如今,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签订了35.6亿元跨境贷款合同,股权投资基金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53.9亿元,归集外汇资金146亿美元。
开放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底色。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旭东说,“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推动与国际经济深度接轨,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变身“苏州创新园区”
9月13日,苏州信达生物有限公司再次收到期待已久的好消息——IBI308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这也是信达生物第四个获得临床批件的药品。自2015年起,苏州信达生物已先后两次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签订了支付总金额超3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生物医药是创新最为集中的行业之一。“研发一个一类新药,需要突破种种技术壁垒,要持续10年创新之功方有可能成功。”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俊勇认为,从10年来的发展看,至少在创新药的研发和人才集聚上,苏州工业园区是领先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新增化学药物12个,生物药临床批件8个,占江苏省31%,占全国8.5%。苏州工业园区正在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6年,江苏省委党代会提出了“聚力创新”的发展战略,江苏省委对苏州提出了“创新四问”,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提出了具体路径。
与国内其它地方的创新有所区别的是,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机制,加快国际科技创新,推动国际创新合作与竞争,促进高水平开放与高层次创新协调发展。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中科院纳米所、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平台,也有与美国冷泉港、芬兰国家纳米所等国际科技企业合作的机构。中外合作创新中心数量从2014年底的13家增加到2016年底的21家。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实施“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集聚高端人才,累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43人,其中创业类“千人计划”57人、占全国比例近7%,大专以上人才总量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园区被评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被确定为中组部人才工作联系点。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模式,设立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通过产业基金、跟投基金等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型经济,创投基金规模超1500亿元。
创新已经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在苏州信达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德超眼里,苏州工业园区正向“苏州创新园区”迈进。
产业向高端攀升
记者眼前这个自带一块玻璃板的黑匣子,其实是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车载机器人。只需插入一张手机SIM卡,就可以激活其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导航啊、打电话啊、发微信啊这些它都可以做。还有一些娱乐上的功能如电台、音乐,还能够查天气预报。”记者试着以正常语速说了两句话,机器人就分毫不差辨认出来。说出“确认发送”后,一条微信就成功发送了。“车萝卜”车载机器人项目创意总监梅剑雄说,“别看只是一个车载设备,其实这里面蕴含了语音识别、语义分析、对话管理和语音文本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每一项都需要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让计算机进行深度学习。”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主任孙扬澄介绍,在园区,像“车萝卜”这样的人工智能企业已超400家,其中不乏国内外大公司。比如,微软苏州研究院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在提供更精准的搜索技术方面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西门子苏州研究院在工业物联网、工业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也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博世苏州的智能制造技术、工业4.0示范项目等,对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网等提供了全面、可靠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抓住全球产业梯度转移、价值链重构等机遇,引进和培育并举,大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形成了“2+3”特色产业体系——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三大特色产业保持年均30%左右增长,去年总产值超千亿元。生物医药方面,累计获得新药临床批件56个、涉及34个品种。其中,作为新药主流的生物药,近两年园区一类新药获批品种达9个,占全国11.5%,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在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一。在纳米技术方面,园区被誉为世界微纳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
徐惠民说,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苏州工业园区自主培育2至3个千亿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引领示范,转型发展跃上新台阶,开放创新实现再出发。(原标题:苏州工业园区变身创新园区 记者:王伟健 摄:陈雨禾)
相关阅读:
- ·苏州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再升级(09/06)
- ·苏州工业园区:为扩大开放探新路(09/27)
- ·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各方战略合作上(12/19)
-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创客新天堂(06/12)
-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发展新高地(07/10)
- ·苏州工业园区演绎精彩的招商引资(07/10)
- ·苏州工业园区大踏步“走出去”(07/06)
- ·苏州将建国内最大规模城市综合体(02/08)
- ·苏州商业地产受到市场关注(07/27)
- ·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在这里起航(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