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楼宇经济 >> 特色小镇 >> 浏览文章

特色小镇不是复制出来的

2018/11/14 10:12:11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单元上的建制镇,也非简单的工业园区,但对于提振区域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而言颇有意义。随着这几年的建设热潮,据统计,目前全国特色小镇试点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可谓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媒体调查发现了不少野蛮生长乱象。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既不是行政单元上的建制镇,也非简单的工业园区,但对于提振区域经济和城镇化水平而言颇有意义。随着这几年的建设热潮,据统计,目前全国特色小镇试点403个,加上地方创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总数超过2000个,可谓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媒体调查发现了不少野蛮生长乱象。

    从现状来看,一些特色小镇压根儿没有特色,纯属生搬硬套、盲目跟风。比如,产品不够,吃喝来凑,本想打造“旅游特色小镇”,结果成了“小吃一条街”,游客没见几个,倒是几只羊在主干道上散步;产业不够,地产来凑,规划时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是走上了圈地卖房的老路,高档公寓精品酒店拔地而起,却因缺乏后劲成了“空心镇”……种种乱象,不仅造成巨大资源浪费,更有可能滋生寻租空间,不免让人心生忧虑。

    特色小镇不是复制出来的,也不是“拍脑门”凭空打造出来的,而是扎根当地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资源生长出来的。不论是上级号召,还是政策支持,更多只能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解剖那些成熟案例,没有一个是“人造盆景”。庆元食用菌企业众多,产业链条完备,建成“香菇小镇”顺理成章;杭州民间资本丰裕、金融企业云集,玉皇山南麓的“基金小镇”应运而生。可以说,特色作为小镇的灵魂,是根植于特定土壤中的。如果忽视“水土异也”的现实因素,初衷再好,也会闹出南橘北枳的笑话。

    一些特色小镇被做成了“夹生饭”,除了一些地方硬要做“无米之炊”,也有一些地方是“满手好牌却没打好”。特色小镇的建设,找准特色的眼光固然重要,更离不开凸显特色的本领。比如,一些小镇风光旖旎、文化独特,开发时究竟是敞开大门,还是设卡收费?究竟是主打文化品位,还是开发吃喝项目?回答这些问题,显然要动番脑筋,这注定是个需要科学规划、专业运营的工作,绝非随大流办点节庆会展、圈个园区景区就行的。

    “无根浮萍式”特色小镇要不得,坐吃山空的经营方式亦非应有之义。过去我们已有过不少类似的经验教训,面对特色小镇发展这股东风,切莫重蹈覆辙。国家发改委前不久发布通知,要求不再强调特色小镇的数量,而是强调质量。及时纠偏,重归“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才能脚踏实地、因地制宜、释放生机。
    (原标题:特色小镇不是复制出来的 姜忠奇)

文章关键字: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建设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