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TOP10房企花近9000亿买地 杭州卖地金额连续两年领跑
(原标题:前11月TOP10房企花近9000亿买地 杭州卖地金额连续两年领跑 记者:包晶晶 编辑:魏文艺)
虽然自今年“小阳春”行情后,各地土拍溢价率开始呈下降趋势,流拍率不断升高,土地市场总体上明显降温,但房企的拿地热情依然高涨,尤其是头部房企,在今前11月的拿地金额再创新高。
中指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1月,万科、碧桂园、保利占据拿地金额榜单前三位,拿地金额合计达3773亿元;而TOP10房企拿地金额合计达8824亿元,比2018年同期的7609亿元高出1200多亿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大型房企有较强实力,拿地节奏往往和市场关联度不大。同时,大型房企对销售规模增长有一定要求,不能因为市场降温对销售业绩造成影响。
“万碧”拿地金额超去年全年
中指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9年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显示,万科、碧桂园、保利占据拿地金额榜单前三位。今年前11月,万科累计拿地金额1570亿元占据榜首,碧桂园以1238亿元位列次席,保利发展则以965亿元排在第三位。
1~11月,TOP10企业拿地门槛为471亿元,与去年同期492亿元相比略有下降。但TOP10企业前11月拿地总额8824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7609亿元,占TOP100企业的35.2%;TOP30企业拿地总额16067亿元,占TOP100企业的64.2%,龙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凸显,行业集中度显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万科、碧桂园再2018年全年拿地分别为1316亿元和1204亿元,而今年前11月两家企业拿地分别达1570亿元、1238亿元,均超过去年全年的拿地金额。而位列榜单第四位的中海发展,前11个月拿地金额9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07亿元增长了31.26%。
从拿地面积来看,碧桂园、绿地、万科位列前三。冠军碧桂园拿地力度持续加码,以4097万平方米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5119平方米);绿地和万科分别以3195平方米和2909万平方米分列面积榜第二、三位,但同样低于去年同期。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型房企还是有较好的实力,同时,他们的拿地节奏往往和市场关联度不大。这是由于上市房企对销售规模增长有一定要求,不能因为市场降温对销售业绩造成影响,因此拿地不能断,这也是身不由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年底各大企业销售冲刺,资金面相对充裕,也往往是拿地的好时机。”
长三角城市群成房企追逐焦点
在“一城一策”差异化调控下,各城市在供地节奏、土地政策的差异令土地市场及进一步分化。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截至11月18日的统计显示,土地出让金达到千亿元的城市已达12个。从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榜单可见,长三角与中西部仍为房企投资重点城市群,一线与二线核心城市继续成为房企投资拿地的重心,部分中西部核心城市受关注。
中指研究院指出,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市场1~11月热度不减,TOP10企业拿地金额共计3397亿元,位列城市榜首位;中西部受益于政策转移、人才引进等政策,经济发展提速,吸引房企争相进入,TOP10企业拿地金额共计2641亿元;珠三角和环渤海以1715亿元和1521亿元分列第三、第四位。
从城市群拿地企业来看,龙头房企布局更广,龙湖、万科在4个分榜单中均榜上有名,保利和碧桂园出现在3个城市群榜单中;华侨城、华润置地、金地、绿地、融创和中海在各城市群榜单中均出现两次。而中小房企则集中于区域发展,海尔地产、滨江集团、龙光地产等持续深耕大本营,分别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集中拿地。
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长三角必然是当前的热点区域,加之众多房企总部落户在此,更使得长三角充满吸引力;而中西部城市则低价相对较低,有着更好的拿地机会,各类房企有机会进行积极扩张。至于房企大规模拿地会否带来新的去库存压力,关键要看市场的表现。
再看各城市的土地市场表现。前11个月土地出让金额排在榜首的城市仍是杭州,累计成交总额达2481亿元,同比上升4%,远远高出第二位的上海800亿元。而杭州的土地出让金额也连续三年突破2000亿元,并连续两年领先其他城市。
对于杭州土地市场的持续火热,严跃进分析认为,“首先城区面积毕竟大,包括郊区;另一方面杭州的地价持续走高,今年以来有多个地块登上成交总价TOP10榜单,客观上也拉高了成交金额;第三方面原因是供应增加也使得土地交易更加活跃,这与当前杭州迎亚运建设、地方政府有意愿供地、开发商积极拿地等都有密切的关联。”
中西部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火热,土地成交总价与规划建筑面积榜单中均出现昆明与武汉两个城市身影,并占据规划建筑面积榜单前两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昆明和广州土地规划建筑面积成交同比分别增长65%和70%,位于榜单的第一和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