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大商业地标出炉
几年前曾经有过一个调查:在杭州闹市区拦截路人100个,询问他们心目中的杭州地标性建筑。在100份答案中,雷峰塔、六和塔、三潭印月的出现频率最高,银泰百货、武林路等也偶有提及,显然那时候的杭州,更多体现出来的是旅游城市的特质。
而现在,随着杭州连续几年摘取福布斯评选的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桂冠,浙江另两大经济重地宁波、温州的商业繁荣,一个充满活力的商务带正在成型,一批将带动浙江人大都市梦想的商业物业正在兴起。
地标,是指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或者能够充分体现该城市(地区)风貌及发展建设的区域。经过浙江地方媒体的推荐和有关专家的评定,日前浙江十大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地产正式出炉。
十大商业地产具地标性意义
什么样的建筑能算地标?有业内人士曾经用三个词汇形象地概括了地标物业的必备条件:首先,它得是一个“时尚策源地”,能影响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文化,是当地的精神象征,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其次,它应该是一个“约会中心”,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首先想到的聚集地点、活动中心,能够满足人们商务、爱情、聚会、娱乐等各种活动需求,而不是一个与大众相割裂,仅有漂亮外观的高层建筑。第三,它还是很好的“城市外景地”,是城市的标签,能够大量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以及影视作品里,成为这个城市的代表,是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
在世界最繁华的几个大都市中,其地标往往是商业物业。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和曾经的世贸中心、东京的银座、香港的中环和铜锣湾、上海的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浙江这个长三角南翼发达的省份,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大城市带领下,已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地标。
经过浙江地方媒体的推荐和有关专家的评定,日前浙江十大地标性商业(综合体)地产正式出炉,它们分别是:华润·万象城、保利·东湾、金隅·观澜时代、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EAC)、绿城·温州鹿城广场、环球中心、华联·星光大道、中都·西溪CIC、凯德·来福士广场、世纪东方商业广场(宁波)。
这十个地标性商业物业引领着各自所在区域的最高商业标准。
集中于杭、甬、温三地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要在一个城市打造商业综合体必须具备两条硬杠:人均收入和人均汽车拥有量。
据《2007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杭州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5.44 辆。根据宁波和温州两市相关统计部门发布的2007年经济运行情况,去年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07元,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2.94 辆;温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02元,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5.9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杭州、宁波、温州这三大城市目前已具备了打造城市综合体的条件和时机。
而一个有潜力成为地标性商业综合体的项目,其还必须具备品牌开发商、资金充沛、管理到位、招商丰富等要求。比如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EAC),是当前杭州最具国际元素的黄龙商圈中的标志性项目。
而在杭州未来的CBD——总投资1700亿元的钱江新城,一个巨大的城市综合体“万象城”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作为集大型购物中心、住宅、酒店、写字楼等多种物业于一体、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复合型项目,万象城可以称之为杭州首个真正意义上的SHOPPINGMALL。
保利·东湾和金隅·观澜时代,两者比邻而居,各有分工,致力于打造位于杭州城市最东端的下沙新城的商业中心。保利·东湾整个项目建筑面积达到86万平方米,其中以商业街为主题的商业物业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金隅·观澜时代整个项目的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其中以酒店和办公楼为主题的商业物业达到12万平方米。这将填补未来将有12万居住人口的下沙东部的商业空白。
在传统的市中心,环球中心地处武林商圈核心地段,由高标准的甲级写字楼和综合型商场组成,这个高170米,41层的建筑已成为杭州的地标性高楼。
100个城市综合体引领商业新潮流
日前,杭州为城市国际化战略提出了新目标,即打造20个新城,100个城市综合体。
从传统的商圈概念到新城、城市综合体概念,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所谓“新城”,通俗点说,就是城市主城、副城、组团中的城市功能区。杭州的20座“新城”将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围绕“一主三副六组团”格局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目标进行规划建设。
其中,在市区沿钱塘江将规划建设湘湖新城、之江新城、滨江新城、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下沙新城、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等“十大新城”。
另“十大新城”则将在余杭区和五县(市)沿江沿路规划建设,包括余杭临平新城、余杭南湖新城、余杭塘栖新城、桐庐凤川—江南新城、淳安坪山新城、建德洋安新城、富阳东洲新城、富阳创新创意产业新城、临安青山湖科创新城、临安锦南新城。
这些新城的定位各有不同。如钱江新城功能定位为全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省会经济的主平台,重点发展金融、会展、商贸、文化、旅游、中介咨询等服务业;而下沙新城定位于“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科技城、花园式生态型杭州副城”,将由最初单一的工业功能区发展成为集产业、居住、科技、教育、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功能配套完善的综合新城,完成从建区向造城的历史性跨越。
而100个综合体则将以多功能的商务城、商贸城、旅游城、金融城、奥体城、博览城等形式规划建设,作为这些新城的发动引擎。
城市综合体,其英文叫HOPSCA,由Hotel(酒店)、Office(写字楼)、Park(公园)、Shoppingmall(购物中心)、 Convention(会议中心、会展中心)、Apartment(公寓)首个字母缩写组成。一般来说,城市综合体都有超大的空间,都有连贯交错的交通体系将建筑群地下或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间联结,还有现代高科技交通、通信、保安设施。
杭州将打造的100个城市综合体共14万亩,可开发利用面积6200万平方米,其中,10%为地铁上盖物业。这样不仅让空间得到最大利用,生活于此的人们也很方便。比如地铁滨康站就要做成这样的综合体,172亩的面积,建成集地铁、长途客运、公交等换乘系统及商业、办公、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商住型交通枢纽中心。
此外,百个城市综合体还包括:湖滨南山路特色街区二期、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地铁九堡东站上盖综合体、西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运河商务区综合体、奥体博览城、“大美丽洲”良渚文化旅游综合体、市民中心综合体、下沙中心区商务居住综合体等。
商场→商街→商圈
杭州商业物业三步曲
本报讯 说到商业地标的崛起,不能不先提到杭州商业地产的发展。杭州的发展轨迹,是从商场到商街,从商街到商圈,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进程。
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97年以前):1995年延安路南段建设促进吴山商圈的形成,解百等大型百货沿路兴起,湖滨、河坊等街区依托旅游发展兴旺。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2001年):1998年银泰百货开业,1999年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扩张,标志着以百货为主力商家的武林商圈的成熟,并促进了延安路沿线商业的成熟。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湖滨名品街、利星名品广场等项目的建立进一步促进湖滨商圈从依托旅游特产类商业向市区高档名品购物和休闲娱乐商圈转型,确立了湖滨商圈作为高档消费集中地的形象。
当前杭州市商业市场近年来由单一业态向多元业态迅速发展,除了大型商业百货外,大型综合超市、超市便利店、仓储商店等新型业态比重提高,而最具成长性的连锁经营形式已涉足20多个行业。
目前,杭州市区的商业物业主要集中在武林商圈、湖滨商圈、吴山商圈、延安路商圈、庆春路商圈。业内一份分析报告指出,虽然目前杭州市商业物业主要以市区百货公司、商场为主。未来杭州市在开发和待开发的项目,包括购物中心、商业街也将是组成商业物业市场的主力。
而从商业物业的发展来看,在2002年以前,杭州市区的商业物业供应总量不足25万平方米。而从2002年开始,杭州市整个商业物业市场开始活跃,2002年~2005年四年时间,其供应量就达到2002年以前的总量。2006、2007年,杭州商业物业的供应加速放大,根据杭州戴德梁行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杭州商业物业的存量为61.4万平方米,未来3年内的总供应量则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