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office社区 >> office服务 >> 浏览文章

文化部称正研究 风水等民间信仰项目或入非遗

2010/6/4 9:08:58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针对有记者提出的“风水有没有准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称,关于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     王文章称,对非

    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针对有记者提出的“风水有没有准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称,关于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

    王文章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认定还处在一个深化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不能给予一般性的否定或者肯定。他举例说,比如妈祖信仰,妈祖信仰是福建及台湾地区很多民众信仰的项目,这其中有迷信的成份,但是总体上表达了人们一种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是应该加以肯定的。针对中国与日韩等周边国家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王文章称,目前全国人大等多个部门,都在推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立法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调研,草案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出台。
相关报道:风水成“非遗”专家正“沟通”

    北青网-法制晚报讯今天上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专家正在研究风水等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16日,是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端午节。

    继成功申报端午节之后,韩国相继将“中国风水”、“中医”等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关于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王文章介绍,“今天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的认定,还处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过程之中,有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比如说很多民间信仰的项目。”

    根据介绍,我国已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昨天(6月2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针对有记者提出的“风水有没有准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称,关于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

    王文章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认定还处在一个深化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不能给予一般性的否定或者肯定。他举例说,比如妈祖信仰,妈祖信仰是福建及台湾地区很多民众信仰的项目,这其中有迷信的成份,但是总体上表达了人们一种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是应该加以肯定的。针对中国与日韩等周边国家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王文章称,目前全国人大等多个部门,都在推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立法工作已经做了很多调研,草案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出台 .

    相关报道:风水成“非遗”专家正“沟通”

    北青网-法制晚报讯今天上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专家正在研究风水等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16日,是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端午节。

    继成功申报端午节之后,韩国相继将“中国风水”、“中医”等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关于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王文章介绍,“今天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的认定,还处在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过程之中,有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比如说很多民间信仰的项目。”

    根据介绍,我国已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链接

    国务院确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 “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文化部官员回应风水项目能否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在线消息:国新办今日举行发布会,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取得的进展和成果等情况。关于风水的问题,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

    王文章说,科学保护最重要的是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规律,恒定性和流变性是它最重要的特征。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存在,有它不能随便改变的特质或者基因。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化,比如说一些当代人的审美取向融入其中,同时它又是在变化中传承的。人们注意它的恒定性时就不能随便改变它的形态。我们注意到它的活态流变性时,就要活态地保护它,就不能使它凝聚、僵化。我们保护的措施或者一些规定就要按照基本的传承规律来制定。在保护的时候,抢救保护要放在首位,同时又要贯彻积极保护的原则,既能使它很好地传承,又在要当今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出活力。

    王文章指出,关于重申报、轻保护的倾向,实际上是违背它的传承规律。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我们在申报方面要按照申报的有关规定,严格评审。要严格地进一步控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要进一步完善市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这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中,就形成一个好的结构,这个结构是国家级名录少而精,省级的名录是名录的中间,市、县级名录是数量的多数,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这样一个合理的金字塔型的结构,就使我们把关注点、保护的基础放在了基层。同时要加大监督和检查的力度,要组织专家组对各地申报的国家级名录项目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的,保护不力的要限期予以改正。对于不能很好落实保护措施的,要在名录中除名。当然更积极的保护措施还是针对不同的类型项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使它能够在当代的发展中跟文化建设、文化创新和当代生活结合起来,在当代的发展中能够产生一种保护的活力。

    “关于风水的问题,很多项目是不是可以确定为国家级的名录,都在专家的研究之中。”王文章表示, 今天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认定还处在一个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过程之中,有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比如说很多民间信仰的项目。涉及到风水的问题,我讲一个例子,比如说妈祖信仰,我们知道,妈祖信仰是福建及台湾地区很多民众信仰的项目,这其中有迷信的成份,但是总体上表达了人们一种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总体上是应该加以肯定的。对一些民间信仰的项目,包括风水这类项目,应该做一些深入的研究。我们对一般性地否定或者肯定都是反对的,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一些结论。

    新闻聚焦:中央和地方已累计投入17.89亿用于“非遗”保护

    新华网北京6月2日专电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说,中央和地方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王文章说,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日益增强。各地党委、政府积极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社会公众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益深入人心。

    二是不断拓展保护领域。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拓展,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三是正在逐步形成科学的保护体系。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命名了国家级、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客家文化(梅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所建设;逐步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


    四是重视参与国际间的合作,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肯定。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制度,已有26个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今年5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这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我国成为入选“非遗”名录最多国家

    科技日报北京6月2日电今天上午,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2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据王文章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保护内容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民族民间艺术,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第三批国家级名录推荐项目正在进行公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也公布了710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32名;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客家文化(梅州)、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王文章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王文章强调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务之急。

    热点关注:我非遗资源达87万项

    人民日报北京6月2日电今年6月12日,我国将迎来第五个“文化遗产日”。5年的时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由以往单项、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相关情况。

    今年主题人人参与

    据王文章介绍,今年“文化遗产日”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今年,文化部将在北京举办“巧夺天工——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并开展“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名家名曲进百校活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省嘉兴市共同举办“2010年端午节庆活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湖北省秭归县共同举办“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累计投入近18亿

    王文章介绍,从2003年我国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到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内容已从原来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拓展到目前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门类。

    他说,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有近87万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命名了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还命名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合作受到肯定

    王文章还介绍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入选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我国当选首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今年5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

    科学保护将放首位

    王文章说,尽管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目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存在基础正日渐狭窄,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的境况。同时,一些地方仍然缺乏科学保护意识,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出现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违背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他说,今后将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文章关键字:文化部 国务院新闻办 关于风水
来源:中广网   作者:   编辑:8002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