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的“谜语”要怎么猜?(2)
案例二:“请不要在不合适的时间打扰你的上司”
供职于杭州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办公室岗位的小曾告诉记者,办公室人员与上司的互动较多,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上司充足的个人空间。“有时候,勤于汇报是积极的工作态度,但在上司不希望你打扰的时间去汇报工作,就会让上司心生厌烦。”
“当时我刚进公司,还处于试用期,总想着要好好表现。有一次,领导让我写一个方案。”经过几夜奋战,小曾把方案搞定,自己也觉得挺满意。“第二天早晨一上班,我就拿着方案走进领导的办公室,然后开始汇报工作。”小曾说,当时的感觉是非常有劲头,也很兴奋。但是,汇报了几分钟后,小曾就意识到了不对。“领导虽然在听我说,但是仍然同时在倒水、看手机、查邮件,眼睛甚至都没有在我身上停留。”初出茅庐的小曾也终于意识到:面对自己的热情,领导只是不便于直接泼冷水罢了,“他的肢体语言告诉了我,我去的不是时候,我汇报的也并不是他关心的……”
【专家解读】
这两个案例反映的是职场中另一个类别的上司“谜语”:点到为止。这里的“点到”,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肢体表现。第一个案例,面对下属的工作成果,不管满意与否,很多上司首先是给予肯定,毕竟,你努力过了。但是,至于这种听起来像表扬的“表扬”,是不是真正的表扬,就需要当事人自己分析、判断了,如果理解错了,以后很容易走弯路。第二个案例提到了上司的“肢体语言”,对此,我的建议是:在跟上司、同事交流时,要时时注意对方的举止,很多时候肢体语言能告诉你更多更真实的信息。比如说,你汇报工作时,领导的眼睛有没有正视你?手上有没有在做与交流无关的动作?当然还包括表情:微笑、皱眉等等。
上司给“谜语” 只是不得已
谜语会带来更大的沟通成本,有时不一定是好事
Q:先代表广大职场“菜鸟”请教沈老师一个入门级问题:为什么在职场上,上司要给出“谜语”?直接的交流岂不是更方便迅速?
A:上司“谜语”的产生,与语言本身、企业文化、上司的管理风格等都有关系。一是与汉语言博大精深有关,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境、语调下,也许意义相差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不同的人也会对同样的话有不同的理解。第二个原因,就是企业文化氛围。相对而言,包容、开放的企业文化以及严谨、和谐的团队氛围,会使得“打谜语”的概率小一些。第三就是与上司的管理风格有关。有些上司喜欢有话直说,直来直往,不喜欢拐弯抹角,这样的上司很少会让下属去“猜”的。当然,上司为什么会点到为止,为什么会给出“谜语”,有时候也是不得已,比如说寻求支援一类。但大多还是出于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说,为了考验你,或者为了维护你的自尊等等。但事实上,从我个人的理解看,很多“谜语”实际上会带来更大的“沟通成本”。沟通是要成本的,总让下属去“猜”,其实在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好事。
Q:上司会更欣赏能“猜”对“谜语”的下属吗?
A:一般情况下,上司的确更欣赏能读得懂“潜台词”的下属。一方面,这是下属工作开展的前提,如果你不知道上司的真正意图,那你工作的方向往往容易出问题,就会出现做无用功的现象,而你准确理解了上司的意图,你的工作必然容易找对思路。另外一方面,能否读懂上司的“潜台词”,也决定了上司对你的印象。作为一位上司,总是希望自己的下属是“机灵的、悟性很高、一点就通”,因此,读懂上司的“谜语”可以说是职场不可或缺的技能。
Q:如何更准确地读懂上司的“潜台词”呢?
A:第一,了解上司的管理风格,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读懂上司“谜语”的基础;二就是要多看、多听、多问,学着察言观色是读懂上司“谜语”的基本方法。尤其是你真读不懂上司时,那就多问多沟通多请教。你跟上司沟通多了,自然而然了解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你对工作或者上司的话的判断。第三就是,思考问题要全面一些,切勿使用单一的思考模式,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上司的立场上去考虑理解和考虑问题。
领导的问话不要不经思考急切回答
那些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也罢了,最怕的是领导说的一些别有深意的话,我就在这方面吃过亏。
有一次,领导要带个人去北京出差,部门里的人都想去。有一天,领导来办公室,当着大家的面问了我一句:“小李,我听说你在北京待过一段时间,对那边比较熟悉是吧?”我一愣,条件反射地回答:“没有啊,我没去过北京。”这时另一个同事马上说:“我熟悉的。”领导点点头,看了我一眼就出去了。我猛然意识到,领导平时对我比较赏识,但怕摆不平故意问我这句话,只要我说声是,那么领导顺水推舟,这个出差的名额就是我的了!
经此教训,后来我就很留意领导的说话方式,那些看起来没有任何歧义的话,在特定环境下却可能暗蔵另一层含义。所以,领导在很多人面前问话,不要不经思考急切回答,要和当时的工作状态等相结合,至少回答得含糊一点,看领导会接什么话,自己可以有个回旋的余地。时间一久,自然就慢慢了解了领导说话的艺术,领会言语背后的心思。
领导身边人平时功课要做好
在老总身边工作的秘书、驾驶员、办公室主任等,更要多长个心眼,因为领导随时都会出个旁人不懂的谜语,但秘书等人却要立即心领神会,把领导的意图给落实好。
举个例子,总经理在接待客人,忽然对我说“别让人来打扰”,我一听就知道领导一方面是要让那个客人觉得他很受重视,另一方面是要我尽快找个重要得不得了的理由进去解救他,因为哪些客人重要,我心里有数得很,“领导会客时不要让人打扰”更是常识,平时都是这么执行的,特意交代当然就有特别的含义。
再比如,在某些场合,老总不方便直接批评某位分管领导,这时候他可能会故意批评秘书没有及时跟踪、汇报该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千万不能在那位分管领导面前口无遮拦:老大根本没有让我跟踪过,怎么无缘无故就骂我。
作为领导身边人,平时一定要做好功课,对领导的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的方法、语言的表达技巧等非常了解,要经常换位思考,在每一次判断、经历之后进行细致地分析与总结,自然就能驾轻就熟地破解领导的谜语,知道哪些话有着弦外之音,与领导的相处才会越来越默契。
模棱两可的词汇 下属要“提高警惕”
猜出领导的话外音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当成是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情商,这猜谜岂非有意思、有乐趣得很?
话说我管采购那会,看到下面一部门申购一台打印机,总监签字一栏写的是:请办公室安排。我一看就乐:谜语来了!通常,签字一栏要明确地写上处理意见,同意,或者说请办公室采购。安排,这两个字相当深奥啊。几经考虑,我没有去买新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调配了一台旧打印机过来,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那个总监本来就怕老板觉得他不为公司省钱,所以不想写同意,可是对下面部门又要有个交代,于是就这么“安排”上了。
俗语说听话听声,对于一些存在双重意义的话,比如人直爽是很直爽的(潜台词是很会得罪人);个人表现很突出(潜台词是不注重团队合作)等等,包括一旦领导说出诸如“安排”、“考虑”、“研究”等模棱两可的词汇,下属就要提高警惕了,没文化很可怕,千万要把猜谜这门功夫钻研到家!
相关阅读:
- ·职场人有上班恐惧症不妨试试这几招(01/17)
- ·盘点《欢乐颂》教会我们的办公职场法则(05/04)
- ·六类办公室职场“忍无可忍之事”要不得(11/11)
- ·职场雷区多,千万不要瞎“踩”!(09/27)
- ·办公职场“冷暴力” 你遭遇了吗?(07/23)
- ·办公职场法则:不要太宠自己(05/07)
- ·工作时间,你究竟浪费了多少?(02/16)
- ·如何让领导看到你的成绩(02/11)
- ·让你职场左右逢源的战术:勤汇报 多请示(10/29)
- ·office职涯:当老同志成为新员工(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