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office社区 >> 天下时论 >> 浏览文章

“坏孩子” 在网吧里“炼成”

2009/3/28 14:15:14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也许并不能简单地将网络游戏定性为洪水猛兽。不过,过度沉迷网游便形同吸食“精神鸦片”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那些“低龄”玩家,无论找出怎样的理由都掩盖不了这是对青春的虚掷。

    读3月27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组特别报道,不胜感慨。福建省泉州市某区5名未成年人组成的团伙,在过去的一年半中竟然盗窃、抢劫上百起。这些孩子的共同点是与网吧有不解之缘:平时泡在网吧,学坏也基本上是在网吧。所以报道之中两篇的标题直接就是《网吧成了未成年人的聚集地》、《“坏孩子”在黑网吧里“炼成”》。

    由此组报道,不由得想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调研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网游玩家的规模达到5550万人,其中多为低龄、低学历、低收入的“三低”人员。《中国青年报》的这一组特别报道,像是为上述报告的结果作了一个小小的注解。

    逾半亿的网游玩家中“三低”者成为主体,其负面作用已经多有展现,比如很多青少年因此荒废了学业;有些为筹措网费欺骗家长乃至偷鸡摸狗;还有些将游戏中对人物关系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移植”到现实当中,引发了一些暴力犯罪案例。当然,由于痴迷网游而荒废正业者仍属少数,但综合各种情况看,这一现象确实已经到了必须予以充分关注的时刻。

    也许并不能简单地将网络游戏定性为洪水猛兽;甚至,有人将游戏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内容也属于权利的一种,别人难以过多置喙。不过,过度沉迷网游便形同吸食“精神鸦片”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那些“低龄”玩家,无论找出怎样的理由都掩盖不了这是对青春的虚掷。完全可以说,网络游戏玩家的“三低”现象,是一个理性时代的不可承受之重,很多玩家实际上已经置身于有待救赎的境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怎样才能让网络游戏真正回归健康、不再吞噬那样多的美好青春?在笔者看来,网游玩家“三低”这种现象,或是证明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多重失序、失范。

    首先是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的失范。经济转型打乱了很多家庭的秩序和格局,特别是那些不得不外出务工的农民。应该说,在这样的时期特别需要对未成年人的权利进行严格保护,最大程度地避免他们难以获得有效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但是,由于当前仍然缺乏严格而公平的对未成年人监护、保护和教育的制度,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或即便没“留守”,许多农民工二代在城市也隐约是“二等公民”;于是,网吧便成为某些无学可上、无业可就者的精神流浪之所。

    其次是某些公共领域管理的失范。网吧不许接纳未成年人算得上是个“老规矩”了,然而这一老规矩在许多地方还是摆设;网络游戏开发要防止玩家过于沉迷也要算是公众许久的一个期待了,然而这一期待仍然没能落实在多数网游的伦理自觉上。这应该足以证明出某些公共管理领域问题的严重性。

    再次是各层级教育的失范。《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调研分析报告》显示,网游玩家中许多是各级学校的在校生。如此之多的学生沉迷于网游,无论如何都证明了学校管理规范的缺失吧。

文章关键字:网络游戏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