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政府工作报告(2)
(四)深化改革开放,城市发展更具活力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杭州创新指数达119.71。省科创基地落户临安并开工建设。积极推进与浙大、中国美院、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引进中科院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杭州中科新材料研究所、江南大学杭州研究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方中心及RFID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与微软、英特尔等大公司合作。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02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6家、企业技术中心87家、研发中心7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家,市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场地面积累计126.7万平方米。通过CMMI评估企业33家、累计108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26075件、15507件,均居省会城市第一。
人才与资本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举办2009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全年引进外智项目128项、国外专家167名、钱江特聘专家40名。赴海外招聘活动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103个项目,5名留学归国人员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56”工程培训企业高管252人。开展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与人才房配售工作。向大学生发放教育培训券,实训5万余人,参加见习训练1.28万人。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新建赛博创业工场等5家大学生创业园。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1282家。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创投服务中心入驻机构123家,管理创投资本百亿元。市、区两级创投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有效带动了社会投资。设立工业、服务业、文创产业债权基金和天使基金、产投基金,建立再担保联盟、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网络银行风险池和杭州科技银行,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4家,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撑。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达64家。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实施54项重点改革项目。产权交易所成功进行排污权交易试点,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集中托管。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易址获得批准。实施名院集团化试点。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西泠印社实行转企改革,成立杭州出版集团和杭州文广演艺公司。开展集体土地入股、土地信托等新的土地流转形式试点。高新(滨江)区试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称号。
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坚持外资、外贸、外经、外包一起抓。积极举办境内外招商活动,重点实施大项目招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40.14亿美元,增长21.2%。引进央企国企投资161.2亿元,实际利用内资560.55亿元,增长18.5%。全市进出口总额404.17亿美元,其中出口271.8亿美元。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69个项目,中方协议出资1.53亿美元。服务外包强势推进,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9.19亿美元,增长3.5倍。成功举办2009杭州国际友城市长峰会、2009APEC中小企业峰会、首届杭商大会。对台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杭台直航航点数为全国城市第一,客流总量达31.7万人次。
区域合作成效明显。沪杭合作进一步深化,完成40个行动项目。编制完成《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杭湖嘉绍4市签署《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行动纲要》,增设教育、会展、农产品、社保4个专业委员会,制定交通、环保、信息化、金融、旅游等专项合作计划,完成30个跨地区合作项目。都市圈所辖县市邮政快件实现“今日收寄次日投递”,杭州与嘉兴公交卡实现互通。杭州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六大都市圈首位。山海协作项目到位资金20亿元。青川76个对口援建项目全面开工,完成投资8亿元。继续对口支援四川南充和重庆涪陵。
(五)扩大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公共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实施“文化惠民”七大工程,累计建成1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与“村村响”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万低保户免交有线电视入网费与视听维护费。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跨湖桥遗址公园建成开放,中国刀剪剑、伞业、扇业和西溪湿地博物馆正式开馆。以西泠印社为主要传承代表组织的“中国篆刻艺术”和包括杭罗织造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74人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8个项目列入省“非遗”名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进版权保护工作。获国家级、省级文艺、广播影视、动漫类奖131项。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育卫生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市优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达62.9%和70%,优质高中教育覆盖率达78.5%。重视素质教育,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解决17.46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并取消借读费、免除杂费和课本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58%。将在杭大学生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杭州师范大学新设国际动漫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招生开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开学。杭州大学城奠基开工。杭州教育状况总体满意度评价排名全国第一。推进市属8家三甲医院建设。市区以外医保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32家。实行免费婚检、孕前优生检测、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杭州籍运动员获全运会5金12银15铜奖牌。举办第17届市运会。城北体育公园一期工程顺利开园。
社会管理与服务得到加强。庭院改善、物业管理改善、道路修缮、截污纳管、背街小巷改善、公厕改造、古井保护、停车场建设、支小路改造、撤村建居环境整治、垃圾直运试点有效推进。数字城管及时处置率达95.1%。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市民满意率达92. 7%。实施就业援助计划,投入促进就业资金5.31亿元,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建成社区服务信息统一平台和四级联动网络。新建86家社区老年食堂,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向困难群众发放消费券,提高低保对象救助额。
(六)着力改善民生,市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
民生保障投入加大。坚持以破解“七难”为载体,市本级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与体育、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89.93亿元,增长20.5%,财政支出增量的76.8%用于民生。
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主城区的老社区全部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展第九次“春风行动”,募集社会捐款4085.5万元;全市开工建设501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危旧房改善累计达154.7万平方米,启动经济租赁房建设;坚持公交优先,城区新辟15条公交线路,免费单车布点2150处,全年服务3436万人次;打好工业脱硫、工地扬尘管理、高污染车整治三场硬仗,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6%;疏堵结合,依法管理,专项督导,以小餐饮、小食品、小作坊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主城区完成353个庭院和1590幢房屋、87条背街小巷改善;推进市区河道与支小路整治;完成300个村环境整治,受益人口达42.2万人;实现全市行政村星光老年之家全覆盖。健康生活进千村万户行动成效明显。
“平安杭州”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完善信访事项终结、违法信访行为处理和领导包案制度,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健全打防控疏工作体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整治交通违章行为。实现全市刑事发案、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零增长”。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对地铁等重大工程与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6.7%、8.7%、16.1%。
(七)改进行政服务,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
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政府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44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专家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并实行网络视频直播与在线互动。开放式决策向区、县(市)政府推广,并获“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民情民意调查网络与“网上政务大厅”建设,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市民之家”投入使用。
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对277个重点投资项目审批和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全程实时监督,对159个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全程效能监察。加强对重点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财政管理、政府投资领域改革,启动市直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严格控制行政成本,政府公务接待、出国、用车经费下降23.5%。
相关阅读:
- ·杭州两家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入围年(12/22)
- ·杭州西湖区文创产业的五年回眸(12/13)
- ·杭州将迎首个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08/09)
- ·宁波海曙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出炉(04/07)
- ·杭州首次发布文化创意产业白皮书(01/27)
- ·关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01/06)
- ·杭州创意设计中心正式开园(10/16)
- ·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10/09)
- ·天津南开C92文化创意产业园:老厂房新活(09/15)
- ·现代服务业驱动金华永康经济转型升级(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