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office社区 >> 调研报告 >> 浏览文章

2009年杭州市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0/4/16 18:35:01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努力探索信息化发展规律,取得了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新成就,为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支撑。

    信息服务业集聚新优势

    2009年,杭州市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4.18亿元,同比增长21.85%;实现利税总额114.4亿元,同比增长23.55%,实现利润79.51亿元,同比增长21.43%;软件出口额4.85亿美元,同比下降8.72%;从业人员人数82289人,同比净增23558人。其中,电子商务服务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75.13%。

    全年信息服务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规模大效益好

    目前,全市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4%(3.85%),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有56家,从业人员千人以上的有9家,有23家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上市企业,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达到106家,有13家企业入选2009年度中国软件百强,2家企业入选2009年度中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十强,14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浙江省2006-2009年软件企业十强均为杭州企业;软件企业认定累计达到841家(2009年新认定127家)、软件产品累计认定达4834件(2009年新登记1065件);信息服务业利税(包括利润)总额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幅度。无论是增长幅度,还是利税总额,均好于同期高技术产业、工业经济发展。利润增长幅度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说明信息服务业效益不断提升。

    二是融合快占有率高

    杭州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与传统产业、民营经济结合紧密,有利于“两化融合”。我市具有明显优势的金融,证券,管理(财税、医院、企业、办公),CAD(纺织印染、服装、机械)、控制(工业、交通)、电信、电力、公安、安防监控,网络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应用软件,基本依托本地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壮大,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工业控制、金融和通信软件的主导产品,普遍占有国内市场60%左右的份额。电子商务服务方面,杭州B2B行业电子商务网站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大批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国内外著名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和信息服务平台。同样,杭州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基本依托本地具有一定基础优势的传统行业,比如化工、纺织、医药等,实现了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的良性互动。电子商务服务已经成为“两化融合”的先行者、领头羊。

    三是结构优集聚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杭州信息服务业企业越来越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在“做大”的同时加快“做强”,集成、服务类收入占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软件出口由以嵌入式软件为主改为纯软件出口为主。根据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2009年,市政府将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合力打造“铺天盖地抓软件”的良好氛围,分2批认定了18个特色软件园(电子商务园),实现了特色软件园遍布市区东西南北中,8区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有了1个或1个以上软件园或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各园区都十分注重产业集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势企业、优秀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四是政策优后劲强

    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市委〔2009〕20号)、《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杭政办函〔2009〕282号)、《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2009〕2号)、《杭州市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杭信办〔2009〕30号)等一系列扶优扶强扶大的政策措施。截至2009年,市本级财政用于信息服务业的专项扶持资金已核拨1.18亿元,扶持项目达到765个。共审核、认定43家培训机构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训中心”,2009年合计大学生信息化人才实训项目办班407期,实训大学生10617人;举办电子商务、信息安全、项目管理、网商培训等培训班28期,培训企业中层骨干2372人次,为企业加强技术、人才储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

    近年来,杭州市始终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电子政务建设原则,立足于履行行政职能需求构建完整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立足于提高行政效能需要加快推进资源共享、智能互动,立足于部门业务流整合需要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市民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数字城管、96345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等多个电子政务典型应用成为全国典范,创建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杭州模式”,大幅度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政府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初步完成权力阳光电子政务建设

    2008年11月,我市开始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力图以依法清理和规范权力为基础,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电子政务为载体,以网上政务大厅为平台,推动各项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通过1年多的努力,一是构建了统一工作平台。通过清理和规范行政权力事项、改造和固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建立权力阳光运行的全景视图和统一工作平台,以电子政务手段促进行政权力电子化、规范化运行,该平台涵盖了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数据管理,通过网上政务大厅集中展示。初步实现具有杭州特色的权力事项网上规范、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展示、网上反馈、网上监督的权力阳光运行模式。杭州市初步建立的权力阳光电子政务系统,横向可以逐步覆盖全市政务部门,纵向可以实现市、区县二级平台互动,成为跨市、区县(市)两级政府,跨部门权力运行的全景视图和统一工作平台。二是统一了数据流程和业务流程。按照实际需要,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设计了两个主要业务流程:权力固化流程,可以在网上对权力事项进行编制、申报、更新、审核、批准后入库,是一个典型的跨部门网上业务协同流程;权力运行流程,全部业务的流转在网上完成,运行数据进入数据库。为实现纵、横向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设计并逐步规范了四个主要的数据流程:部门、区县权力运行数据及时传送到网上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大厅的数据传送到各区县平台;监察节点数据传送到数字监察系统;监察数据传送到网上政务大厅展示。三是统一推进“网上审批”和“网上办事”。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系统的建设进度,建立“网上审批”系统,对接网上政务大厅,并与政府门户网站互联,提高办事项目网上受理率,形成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构建一站式、全天候“网上服务窗口”。同时,完善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效能,推进“网上办事”,实行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加强政府与社会的网上互动,促进权力运行信息充分、实时公开。增强和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及部门网站群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建立网上受理与反馈机制,提升网上办事能力。“网上政务大厅”的行政执法运行信息在政务外网上充分发布,非敏感信息在“中国杭州”网站实时发布。

    2.96345服务信息化统一平台实现新突破

    已经实现67个市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正常流转,构建了“受理、处理、反馈”一条龙信息处理平台,政务服务、城市公共信息服务、社区便民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的四大类便民服务进一步深化优化。2009年,新增政府信息公开语音查询、家政联盟等服务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开展了新型96345便民服务信息亭建设,集触摸屏技术、信息查询技术、自助服务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加快形成面向政府、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居民的信息化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已在拱墅区和上城区试点成功。数字电视96345专区也进行了全新改版建设,以家庭地址为中心,以社区生活信息为半径,形成社区信息化服务大平台。在“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推出了数字电视与96345紧密结合,面向居民家庭、落地服务的“社区是我家”和“服务大管家”等系统,以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打造一个全国首创的社区服务闭环系统。2009年12月,在“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全国会议上,上羊市街的试点项目向各级领导和全国与会者展示了我市基于数字电视和96345建设社区信息化的最新成就。改版后的数字电视96345专区将在2010年全市推广。 

    3.市民卡应用进一步深化

    2009年,市民卡四大领域的应用继续取得新成效。社会保障方面,作为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结算的凭证,参保人员持有市民卡人数占总参保人数的90%以上。在成功应用于医保业务的基础上,目前,正在实施应用于养老、低保优抚、卫生健康档案等政府“大社保”领域的个人事务办理,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审核办理的凭证和载体。公共交通方面。市民卡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真正体验到一卡出行的通用和便利。开通市民卡钱包功能的持卡人,乘坐公交车可享受公交月票优惠或单笔支付九一折优惠;机动车停车可享受九折优惠,还可乘坐京杭运河水上巴士、出租车、租赁公共自行车刷卡支付,正在规划地铁开通后的支付使用。公用服务方面,以公共图书馆、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应用,市民卡可以同时成为公园年卡、图书馆读者证等。据统计,目前约有50%的人凭市民卡借阅书籍。商盟支付方面,以市民卡账户和钱包双重功能组成的支付应用,能为市民提供多层次、跨行业、全方位的小额支付服务。目前已有数十万名持卡人加入市民卡商盟,以市民卡为支付手段,在加油站、大型商场和超市、便利连锁店、餐饮、娱乐、汽车服务等领域的1000多台机具上实现刷卡消费。

    4.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各区、县(市)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从组织、资金、队伍、制度、运维等各个层面予以全面化、长效化、常态化的保障和支持。二是社区信息化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加强。各区、县(市)普遍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了建立适应辖区单位和居民各种需求的社区服务网络,提高政府业务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商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一网式”服务。三是以突出应用为目标,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已基本形成“采集统一在社区,数据统一在各区,标准统一在全市”的局面。各区社区人口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社区管理与服务软件运行良好,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极大提高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四是社区信息化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各地在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上开拓新思路,实施新举措,尤其是围绕居家养老、弱势群体帮扶、服务落地、志愿者管理等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好势头,取得了新成果。

    区、县(市)信息化工作取得新成就

    上城区以中部软件园为核心,强化“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发展思路,积极搭建资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政府及企业信息化建设;下城区以两区多园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园区建设上新台阶,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新成效;江干区以“平台建设、企业集聚、政策支持、人才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应用实现新飞跃;拱墅区将“北部软件园”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企业数量、人气集聚、用房规模、发展前景、品牌知名度、社会关注度全面提升;西湖区以“一街两带六园”为主线,突出“西湖创新硅谷”建设,园区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高新区以抢占“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创新环境”3个制高点为抓手,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萧山区以推进“两化融合”为契机,以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入发展;余杭区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大信息产业扶持力度,吸引龙头企业入驻,信息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桐庐县强化信息服务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合力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切实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淳安县努力推动信息产业发展,有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公共领域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德市有效组织实施信息化项目,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工业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农村信息化、旅游商贸信息化深入推进;富阳市创新信息化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两化融合”、信息资源整合、农村信息化推进取得新成就;临安市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扎实、有效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平稳发展,企业信息化稳步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完善、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效推进资源共享,集聚效应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信息化环境迈上新台阶

    坚持软、硬环境建设、优化“双管齐下”、同步推进,努力创造适应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良好环境。

    1.信息基础设施不断优化。

    截至2009年底,全市因特网出口带宽超过361G,同比增长65.27%,因特网宽带用户1581731户,同比增长13.30%。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1404万户,同比增长10.99%,移动电话用户10289348户,同比增长16.90%;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18.00万路端,同比下降61.76%,本地电话交换机容量为612.87万门,同比下降2.11%。已形成拥有大容量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立体化现代通信网络,并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方向发展,网络规模、技术层次和服务手段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形成了由光纤同轴混合网和宽带城域网“两环支撑”的宽带信息骨干传输网络,全网综合通信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数字电视网络、宽带数据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络,以及有线、无线“天地一体化”“四网融合”的数字城市发展战略,积极组织实施杭州“无线数字城市”建设,以集约化的建设体制基本构建了“无线宽带城域网、移动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网络”综合性、立体型的基础网络架构,“无线数字城市”主体应用不断拓展和完善。为杭州建设立体型、全方位的“数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规划引导、绩效审计体系不断加强。

    依据《杭州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纲要》、《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适时组织发布《2009年度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总体框架和阶段性工作重点,不断规范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在资金管理及项目安排过程中,坚持规划引导,项目带动,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促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把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根本要求,积极推动部门合力的形成,集中资金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和应用。同时,不断探索项目审计评测、效益分析的新途径、新方法,有效组织实施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效能监察和延伸审计。会同市审计局开展了对市民卡项目、市民中心、公积金中心、工商局、规划局、执法局的绩效审计,并对2008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予以完善,会同市财政监督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09年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试点开展了对历年来未列入审计范围的4个单位12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有效推动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3.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一方面,调整充实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办公室成员单位,不断健全信息安全责任、信息安全月报、计算机病毒通报、信息安全保密等制度;开展全市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评审工作,成立了杭州市信息安全等级评审专家组,对全市44个单位的122个信息系统开展了等级评定工作;组织了不同层次和范围的信息安全培训,开展了信息安全形势、工作要求、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工作;通过电子政务统一认证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数字证书在全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推动本市信息安全测评机构获取国家资质,有效组织开展信息安全测评工作,对15个市级部门开展项目和系统的测评工作,同时对政府数据容灾备份等续建项目继续开展安全测评。另一方面,坚持“抓基础、保重点,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方针,深入组织开展数据容灾集中备份中心建设,在保持原有23个部门和项目数据备份的基础上,新增20个部门的容灾备份服务,进入数据容灾集中备份中心的部门和项目已达43个,灾备中心的总存储空间超过262TB,连接各单位的光纤链路和数据专线链路49条。

    4.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

    先后主办或联合举办2009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参展企业623家,展位958个,参观总人次2.5万,其中海内外专业买主4750多人)、网商大会(设6大展区,1200展位,现场成交2659.42万元,订单成交1.98亿元,国内外参展商和来宾15万人)、首届网上药博会(采购、参观超过1万人次,上网采购客户数3865家,网上交易量3423万元)、第四届网上零售年会(50家B2C、C2C淘宝大买家与会)、杭州新加坡科技园上海推介会和电子商务进企业、淘宝商城进专业市场等大型活动;与日本YRP研究开发推进协会、芬兰DIMES 协会、NOKIA公司等进行多次洽谈,达成在杭州联合共建“移动互联应用体验中心”的意向。

    2010年发展重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杭州市信息化发展将突出以下10大工程:

    信息服务业4大工程:一是围绕“铺天盖地抓软件”的总体要求,以特色园区为载体,实施产业集聚工程;二是围绕打造“低碳城市”的总体目标,以嵌入式软件为重点,实施“产业壮大工程”;三是围绕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总体目标,以资质认证为重点,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四是围绕“工业兴市”的总体目标,以物联网为重点,实施“新经济培育工程”。

    信息化推进3大工程:一是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业务协同为重点的信息资源整合提升工程;二是以权力阳光电子政务建设为重点的电子政务深化应用工程,三是以整合、完善、推广为重点的农村信息化推进工程。

    信息化环境建设3大工程:一是以大学生人才实训为重点的人才储备工程;二是以“十二五”规划为重点的规划引导工程;三是以信息安全,政策调整、标准规范为重点的环境优化工程。

    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党组书记、主 任:缪承潮。

    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福颂。

    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毛国锋。

    网址:www.hangzhouit.gov.cn.

    2010年4月29日至5月2日,2010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届时,杭州电子信息产业优势产品、信息化推进重点项目将进行集中展示,欢迎广大读者观摩、体验。

文章关键字:信息服务业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