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规划”引领长三角加快转型升级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发展区域,这一次将承担起率先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使命。
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基本遵循了工业为主导、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带给长三角近20年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各城市间同质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转型动力缺乏、协同效应难以发挥、集聚辐射力无法进一步增强的问题。破解这些问题的关键,必须以这次《规划》出台为契机,着眼于整个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推进:
第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部分城市已经迈进后工业化时期,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抓住国际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兴起机遇,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能级。上海要大力发展以金融、航运、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当好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领头羊。对于同质性的制造业,重点不在于扩大规模而在于提升能级,推动产业向设计研发、营销服务和品牌管理延伸,提高高端要素支撑发展的能力。
第二,加快产业布局调整。要着眼于整个长三角区域,积极破解产业同质化问题,以产业布局调整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拓展长三角发展空间。要着眼于长三角地区产能升级,逐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长江中上游流域转移,逐步形成梯次型的合理产业布局。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要推动产业走高端,逐步将一般制造产能向长三角其他城市转移,为服务经济、总部经济发展腾出足够空间。需要指出的是,在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建立产业层面的长三角城市间对话交流机制、妥善解决利益冲突问题至关重要。
第三,加快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一卡通行”,加快构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格局。推进长三角社会保障体系对接,人口管理系统对接,全面增强长三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重大科研资源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在长三角地区的推广,全面提升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长三角要素市场一体化,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地区流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真正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实现“同城效应”。
相关阅读:
- ·打造“1+3+5+7”杭州商业新模式(04/20)
- ·苏州培育特色小镇推动转型升级(11/30)
- ·嘉兴经开区快速启动街道工业园区产业转(10/19)
- ·高新区:“回归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09/14)
- ·互联网,浙江经济新基因(12/14)
- ·浙江创新发展需要紧紧依靠浙商力量(12/02)
- ·翁卫军:以文创产业促经济转型升级(11/27)
- ·促进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11/24)
- ·“互联网+”助推经济转型升级(11/16)
- ·富阳东洲街道文创产业开辟发展“新蓝海(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