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企业培训体系
近年来,企业商学知识培训业迅猛发展。然而,有的企业却抱怨,虽然在企业培训上花费了巨大的人力与财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
针对这一正困扰各大企业HR的难题,近期,中科商学研究院特聘高级培训师尹振豪进行了一场名为“构建企业培训体系”的讲座,从企业培训各个角度进行剖析,旨在帮助浙江企业建立起健康的企业培训体系。
在尹振豪看来,企业只有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培训体系,才能使培训持久有效地进行,才能让培训发挥最大的效果,让培训走上正规化道路,让培训成为企业的习惯性行为,并成为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备策略。
培训要以企业经营战略为导向
企业管理在经历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之后,正经历着从科学管理到知识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目前,企业管理培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从事企业培训和推广的人,天天都在研究各种推广方式,推广自己的培训课程。一些人甚至会发现,每天都能接到各种各样研修班的电话、短信、传真和邮件。而不少参加过培训的人,却发现自己越学越无知,越学越迷茫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学习目标的问题。作为企业来说,只有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量身定制出符合自身持续发展需求的培训体系,才能称得上构建了健康的企业培训体系。
企业经营战略,不仅影响培训类型、数量及培训所需要的资源,还影响着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的类型和水平,甚至影响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决策。为使企业获得发展,培训活动要辅助企业实现其经营战略,使培训活动不仅着眼于当前所需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更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构建企业培训体系时,我建议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战略计划。比如一家一直实行赊销策略的企业,因不能承担资金的压力而要改变付款策略,停止赊销,全部实行款到发货,这个时候对于执行层面的人员,就需要进行“应收账款回收策划”为主题的培训。
遵循KSA原则 360度梯度培训
培训的根本任务是丰富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技能,改善员工的心态。
知识(Knowledge),是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是员工承担工作的基础,是上岗的必要条件。这方面可进行的培训内容涉及比较广,如公司经营历史及发展战略、经营方针、规章制度、市场及行业信息、管理学等各个行业专业知识的培训;
技能(Skill),培养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能力,这决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在这方面可进行的培训内容有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双赢谈判等方面;
态度(Attitude),协调个人价值观和组织价值观相一致,这是影响能力和工作效率发挥的重要因素。如进行团队精神、心理、职业精神的培训,或者进行户外拓展训练等。
绝大多数企业注重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而忽视工作态度的培训;注重专业能力的培训,而忽视综合素养的培训。如今,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既不是劳动密集型,也不是技术密集型的团队,而是知识密集型的团队。员工的思想远比前两种类型的团体活跃。业务的流程管理、订单管理都是相对固定的、可复制的,而员工间的关系、情绪、心态是永远都在动态中的。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心理培训,让团队始终保持活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制定计划 建立管理制度
一家企业的结构,可分为决策层、指挥层、操作层,培训体系应按照各个层级相对应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进行梯度培训。所以,企业培训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长期培训计划、中期培训计划和短期培训计划,使决策人、受训者、授课人、培训实施人非常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从而提高培训实施后的工作效率。
同时,企业可以对培训进行有效的监控、跟踪及控制。完整的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主题、大纲、课程目的、授课人及其简介、培训对象、培训人数、课时、授课时间、地点、培训实施负责人、费用预算(讲师费及讲师差旅费、场租费、会议用餐)以及培训注意事项。
另外,为确保企业培训体系能有效执行,防范培训投资风险,比如人才流失风险、企业机密外泄风险、培养出竞争对手等,需要有明确的规范。比如建立培训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培训费用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培训组织制度》《培训现场管理制度》等。培训制度未必非得长篇大论,只要适合企业的,哪怕就是两三条都可以,在公司培训体系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进行逐步增减改进。
多元化培训 多形式结合
企业的培训形式要多样,我认为,下面几种形式可以互相结合:
(1)外聘讲师到公司内部实施培训
从外面聘请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到企业来,进行内部培训。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也可以“借”外部讲师之口传达自己的主张。一般来讲,对于10人以上培训,企业内训的性价比是最优的。
(2)公司内部老师的内部培训
一种方法是在企业内的人事培训部门设专职的内部培训师。由专职内部培训师去外面听各种公开课,然后回到企业将所学知识“转授”给企业内部人员。
这种做法看似省了钱,但是企业内部的专职培训师往往没有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管理等全方位的深厚知识和实战经验,在“转授”时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损耗。
一般说来,用企业内部的专职培训师来培训一些通用的知识和素质类课程,这是可以实施的。若要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可以在企业内部找某一方面的专家或权威来做临时讲师,由专职的内部培训师在教材准备、教学工具、测试表格、案例选择、授课技巧方面指导该专家权威。
(3)网上学习、多媒体课程、阅读书籍
建立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集中学习。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省钱,但枯燥乏味,如果培训的主持人没有一定功力,很难达到培训效果,受训者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都有种抵触心理。
(4)工作场所辅导
管理者通过有意识给下属一些具挑战性的工作,员工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可以马上向别人请教,或者找资料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终于解决了问题,成为自身的经验积累。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下属某一方面的能力。不会培训下属的管理者,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企业要倡导每个部门经理学会培训辅导下属,把对下属的培训辅导作为团队建设的指标进行考核。
(5)外派参加各种公开课
近年来,公开课程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一般来说,这种公开课都是各种培训咨询公司所开设的培训班,这类公开课的特点是时间短,一般2-3天,实用性强,对于改善企业绩效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缺乏理论的深度,非常适合中小企业。
另一种就是以各知名院校为代表的学院派开的各种管理研修班,这类课程周期长,一般一到两年,由于背靠理论底蕴深厚的学府,所以,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企业在选择培训机构时,最好选择实战派和学院派兼具的机构,但是,这样的机构在国内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