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写字楼网 >> office社区 >> 转型服务 >> 浏览文章

贵阳市委书记李军:走特色跨越之路 促进转型升级

2010/6/10 16:55:02 五星写字楼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抓手,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升级,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跨越之路。记者日前采访了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

    记者:近年来,贵阳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抓手,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请您介绍一下贵阳市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背景。 

    李军:党的十七大以后,贵阳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跳出贵阳看贵阳,立足全国看贵阳,深刻认识到,贵阳必须转变思路,另辟蹊径。贵阳虽然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较低,但森林富集,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纬度、海拔适中。生态优势是贵阳最为独特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扬长避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作为贵阳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良好,二是生态产业发达,三是文化特色鲜明,四是生态观念浓厚,五是市民和谐幸福,六是政府廉洁高效。

    两年多来,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和探索得到了广泛认同。去年6月,环境保护部将贵阳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记者: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升级上难度较大。近年来,贵阳市在产业转型上主要的举措有哪些? 

    李军:贵阳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产业层次较低,资源型产品、粗加工产品占到1/3以上,能耗较高,资源利用效率低,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为此,我们着力推进发展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向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转变,在加快三次产业的发展中调整三次产业的比重。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连续三年高于第二产业,去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5.5:44.6:49.9,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贵阳避暑季”、“贵阳温泉月”旅游品牌,旅游总收入连续3年增幅都在50%左右,去年达到57.4%。  

    经过努力,近年来贵阳经济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较好统一。去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我们牢牢把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全市GDP达到902.6亿元,增长13.3%,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2.4%、1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增长14.8%。  

    记者:环境优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衡量标准,贵阳市近几年在环境保护上有哪些举措?  

    李军:生态优势是贵阳最为独特的优势。同时,贵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此,我们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是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承担着中心城区70%以上的居民用水供给任务。从2007年开始,我们启动了“依法治理两湖一库、确保市民饮水安全”专项行动。我们组建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集中履行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在全国率先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环境保护法庭,截至目前,两庭共受理环保案件209件,审结200件。通过一系列措施,“两湖一库”水质明显好转。贵阳市有29.3万亩的第一环城林带和191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这是最宝贵的城市“绿肺”。        经过不懈努力,贵阳市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不仅彻底杜绝了酸雨,而且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稳定在95%以上,获得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被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惟一的“中国避暑之都”。
 
    记者:市民是一个城市的主人。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贵阳如何引导市民树立生态观念并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李军:贵阳市要实现生态文明,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将无从谈起。我们积极倡导生态文化,编写了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地方中小学教材和市民读本、干部读本,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生态文明进机关、进课堂、进工厂、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使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在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的同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社区(村)、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医院、生态文明企业、生态文明机关和生态文明区(市、县)、乡(镇、街道)创建活动。

文章关键字:转型升级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