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是谁?” 电话骗术又沉渣泛起
曾一度减少的以“猜猜我是谁”为开局的电话诈骗案,最近又沉渣泛起。结合近期侦破的多起这类案件,广东省中山市警方相关负责人9日指出,“猜猜我是谁”这类骗术其实并不高明,屡屡得手是施骗者成功地利用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和善心或“义气”。
10月中旬,家住中山市石岐区的梁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笑呵呵地问她,知不知道他是谁?当她回答不知道时,他又笑呵呵地“提醒”说他是广州的。听声音似乎有点像她姑父,她便试探着问他是不是她姑父。他呵呵一笑说,是啊,不过刚换了电话号码,正打算到中山来探望她。寒暄几句后他就挂了线。过了两天,她又接到了“姑父”的电话,他说他在珠海叫“小姐”(嫖娼)被抓了,每人要被罚款5000元,现在还差1.3万元,需要她赶紧汇给经办此案的民警。接此电话时,她正好在银行附近,便在第一时间按“姑父”提供的账号汇了1.3万元。两个小时之后,“姑父”又来电话,说“小姐”身上藏有毒品,每人又要罚款1万元,还差6万元。她立即将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钱给“姑父”汇了过去。两天过后,“姑父”并未来看她,再联络时,其电话已关机。
类似的案件近期在广东省中山市频频发生,其中有列为广东省公安厅督办的该市东升镇吴某被骗案、南头镇何某被骗案、火炬开发区姚某被骗案等,他们分别被“猜猜我是谁”这一骗局骗去了26万元、25.6万元和10万元。这3名从42岁到48岁的受骗者,都将施骗者误作亲友,而这些“亲友”或因“嫖娼”或因“斗殴”被拘需要巨资“解救”。涉嫌对东升镇吴某施骗的一个嫌疑人供认,仅在8月底,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他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就骗得人民币26万元。
在中山市落网的涉嫌实施“猜猜我是谁”的嫌疑人供称,这种骗术是由广东茂名市电白县麻岗镇的人在3年前“发明”的,采用这一手法,他们大肆行骗,受害人遍及数十个省份。
“猜猜我是谁?”的骗局发案最高峰是在2008年,在这一年,仅外地警方请求茂名警方协查电话诈骗案件的就有17个省份的160多个县市。后来,茂名和电白警方成立了打击电话诈骗工作组,连串的专项行动曾让这种骗术跌入低谷。
中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一位负责人说,纵观已侦破的此类案件,施骗者的套路是先冒充亲友,说是会前去看望,然后谎称在前去看望的途中生变,最后提出要求汇钱“解救”,一步一步牵着被骗者走,直到对方上当受骗。落网的嫌疑人供认,施骗者利用的全是被骗对象说出的自己的某些情况。其中暗藏三个陷阱,一是在设法获得了目标人的电话后,在打电话时直呼其名,可迅速骗得目标对象的信任;二是利用思维定式,以“猜猜我是谁”让目标对象误认是自己的某位亲友,这为施骗者顺势而下的骗局提供了基础;三是利用目标对象的善心或“义气”达到目的。
据落网的嫌疑人供认,施骗者还利用了极个别地方存在的“以罚代刑”或徇私枉法的现象,诱使有善心有义气的受骗者在第一时间向按常理不可能出现的私人账户中转款。这里面有“搞定”文化的阴暗色彩在作怪。
在剖析梁女士受骗案时,负责侦办此案的警官说,这个骗局中有两个最明显的漏洞,一是对非法持有10克以上海洛因的毒品案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不会向嫌疑人罚款,除非法院在审判环节,对被告人判处罚金。如果非法持有少量毒品,达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公安机关才会做出行政拘留处罚,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二是被处罚人缴纳罚款应当持公安机关开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前往银行缴纳,账号是单位账号,不可能是某个经办民警的个人账号。可惜梁女士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漏洞。
就“猜猜我是谁?”引发的骗局,中山警方相关负责人提醒,如果接到“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不要去猜,应直接询问其姓名;在无法确认其身份时,可通过第三方亲朋核实;可提出见面要求,如其百般推脱,可洞察其破绽;当其诈称遇到突发事件急需用钱时,要不予理会。
相关阅读:
- ·665万元被电话诈骗卷走 骗子冒充警方进(07/25)
- ·“航班取消”电话诈骗悄然来袭(03/11)
- ·收到网银升级等网址 不妨到“杭州防电(02/13)
- ·骗子施展“连环计”骗走家庭主妇45万元(12/03)
- ·一鞋厂老板短短几小时被骗走399万(12/04)
- ·“孩子意外受伤急需用钱”—这类电话千(10/12)
- ·电话诈骗盯上医保卡 大家要小心(07/16)
- ·骗子瞄上了网购一族 谨防上当受骗(04/11)
- ·400电话也有骗局 网上订购机票多长个心(12/22)
- ·杭州最大金额电话诈骗案 被骗走193万元(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