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谁获利?
从“算(大蒜)你狠”到“逗(绿豆)你玩”,从青菜到生姜,从食用油到方便面,如果你经常去超市和农贸市场,就会明显感觉菜篮子里天天拎着的东西,几乎涨了个遍。
涨价吃亏的无疑是消费者,那么,涨价又让谁获利了呢?
农产品大涨,农民获利多少呢?笔者问了一下农村的亲戚,他们都说增收有限,虽然收获的蔬菜、粮食多卖了一些钱,但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的支出明显增加,而且物价上涨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买东西的花销也越来越大,自己的生活水平改观并不是很大。
有人说商人在涨价中获利最多。但笔者最近接触的商人,都在埋怨生意越来越难做。一位开服装店的朋友说,物价上涨,大家生活支出压力增大,买漂亮衣服等非必须的支出就减少了,她店里的生意就受到了影响。再加上营业员工资上涨,她的服装店现在已经不怎么赚钱了。
就连农贸市场的摊贩也很有怨言:零售菜价与批发价之间,一直都有50%左右的差价,现在社会上都在指责我们在最后一公里抬高了菜价,可大家并不知道,一天卖几百斤菜赚的钱,除去管理费、摊位费、税款,所剩就不多了。
那么,钱究竟被谁赚去了呢?
中国石油三季报称,按国际会计准则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1000.3亿元人民币,成为全中国乃至全球最赚钱的公司;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全国财政收入达到354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362亿元,增长30.8%,估计今年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8万亿。
中石油代表的是垄断国企,它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却处处能从涨价中渔利: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其原料都得跟石油沾边,涨价它就能分一杯羹。掰手指头算一下,自来水、电力、天然气等和垄断沾边的企业,无不以物价上涨为理由一次次提价,它们也越来越赚钱。
财政收入代表的是政府的收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GDP增加不到10%,财政收入却能增加30.8%,这足以说明单位GDP的税负在增加,政府赚的钱越来越多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十二五”将把民生摆在更突出位置,这就需要政府让利于民,不要与民争利。
评论员 童立进
相关阅读:
- ·说三道市:银行还不如小吃店(07/14)
- ·学会做谦卑的“一”(05/16)
- ·药品“降价死”为何一再发生?(04/18)
- ·人喝醉了油价也跟着“醉”(04/14)
- ·成功的“野鸡” 失败的“凤凰”(04/14)
- ·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04/11)
- ·“傍大款”是一个社会问题(03/30)
- ·童立进:“盐”重问题(03/18)
- ·谁在拖累消费意愿(03/18)
- ·“双汇”事件拷问社会诚信(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