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面子”的文化背景(2)
香港学者何友晖则把面子定义为:“面子是个体根据他在社会网络中占据的地位、合适的角色表现和被人们接受的行为操守,而要求别人对其表现出的尊敬和顺从”。在两个人交往的情况下,面子可以说是一种相互的服从、尊重与恭敬,是双方都期望获得,同时也准备回报的。
历史学家杨联陞先生曾经有过分析,他认为在这背后是一种“报”的观念,古人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强调的是受礼一方的回赠义务,这跟西方强调送礼一方贡献的责任是不一样的。西方社会的整体文化,更强调在他们的礼物精神之下,个体“送出”的贡献,由此社会安排了一种与索取不同的慈善机制,使人们可以充分地显示自己的这份贡献之心;而在我们的文化的表达里,“回报”的责任是在社会中不断被要求的,这就是我们总是有一种“被迫感”,有很多的义务要去承担,我们会觉得欠父母、欠朋友、欠家庭,甚至于还可以扩大到更大范围的“欠”上去。
人情,有时是一种社会规范
面子背后就体现一个人情的问题,我们常用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人情的,第一,人情其实是一种理解人的能力,这能力并非是简单的同情,比如安慰别人是很困难的,因为你不太理解他自己真正的苦处在哪里,如果你知道他真正的苦处在哪里,你才容易安慰他,这才达到了理解他这个人的能力。有一首歌唱道,高兴着别人的高兴,悲伤着别人的悲伤。他为你高兴的事情感到高兴,他为你悲伤的事情感到悲伤,这就是所谓的理解别人的能力。
儒家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可能性,有一句话叫普天之下人同此心,你自己不想做的事别人恐怕也不是太想做的,你自己讨厌的事情别人恐怕也会讨厌,你最大的不理解就是把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第二、人情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比如说你给一个人送礼,他可能会回礼,不然就是不通人情。
第三、人情其实是一种相处时的社会规范。中国人人情一般会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某人在遇到危难紧急关头的时候得到他人帮助,这可以叫恩情,中国人特别强调恩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第二种是有目的的人情投资,这个投资比较有问题,问题在于说如果你接受,就欠下人情,是需要回报的。第三种是礼尚往来。
处理人情,要摆正位置
处理人情时,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角色。一个美国的伦理学家说过,中国是角色感最强的一个民族。什么叫“角色感”?我们平时要警告一个人,经常说:“你知道自己是谁吗?”描述黑帮的电影里常说:“你去打听打听这是谁的地盘。”现在一句很流行的话是“我爸是李刚”,都是要表达角色。角色定了,关系就好处了,关系不好,很可能就因为没摆好自己的位置。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三类: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这其中,情感性关系比较长久、稳定,这个关系可以满足个人的关爱、温情、安全、归属等需要。其余两种关系,多建立在地域,或者社会活动的基础上,比如老乡,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对“人情、面子和关系”三者间关系的处理要有适当区别。我们并非要求凡事不讲人情、不讲关系,而是要看清实际存在的状况。只有把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搞清楚了,才能制定出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制定出一套完全不符合人情与面子的规则。事实上,这样的规则出来后,往往难以施行。
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在处理社会活动时能做到:既讲人情,又讲关系,但是同时讲道德、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