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office社区 >> 天下时论 >> 浏览文章

中国企业赚钱的逻辑

2011/10/9 17:26:54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    如果探究这些企业赚钱的逻辑:即靠什么赚钱,以及赚的什么钱,却是一个对转型中国而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     从斯密的《国富论》伊始,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亦即探寻国家繁荣的本源

    如果探究这些企业赚钱的逻辑:即靠什么赚钱,以及赚的什么钱,却是一个对转型中国而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

    从斯密的《国富论》伊始,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亦即探寻国家繁荣的本源问题。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企业。2011年,中国企业进入《财富》500强的名单达到了61家,奠定了中国财富和繁荣的基础,但如果探究这些企业赚钱的逻辑:即靠什么赚钱,以及赚的什么钱,却是一个对转型中国而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有三件事都与中国企业赚钱的逻辑有关:

    第一件事是最新的中国企业500强排名。在我看来,这个名单让我最关注的是:500强利润最高的10家企业,全部由国有金融部门和垄断性国企占据,这10家企业的利润之和达到8668.43亿元,占去了500强利润总额的四成。而上榜的184家民企的利润总额都不及10家利润最高国企总额的一半。中国500强前十名靠什么赚钱?无论是金融,还是石油、电信,无疑都是垄断企业,这和2011美国企业500强利润排行前10位不少属于技术密集,如制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计算机软件行业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这个事例,我们姑且冒着被人质疑的风险认为,中国企业的利润,相当一部分来自“垄断”。

    第二件事是2011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中报。两市共224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赚得净利润9969.12亿元,其中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96家盈利超过10亿元,为2011年的上市公司中期考核交上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然而,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发现很多上市公司靓丽业绩的背后,却是值得玩味的“利润逻辑”。根据业绩和公告显示,上半年,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而这些与公司主业无关的行为却为上市公司的漂亮中报贡献不菲。

    比如,在理财市场,最典型的就是ST波导,这家“手机中的战斗机”的企业主营业务一直一度接连亏损,但其2011年中报显示其净利润为3514.58万元,其中对外委托贷款所取得的收益为1773.83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50.47%。

    如果说,中国500强企业的利润相当一部分来自垄断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再次以偏概全地说,中国上市公司相当一部分的利润,来自不务正业的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信贷套利”的偷懒方式。

    第三件事和房地产有关。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中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家电行业巨头,纷纷涉足房地产业。与此同时,根据笔者曾经在江浙一带进行实际调研,高达70%以上的民间资本选择投资房地产,而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从事制造业,这和上世纪90年代民间资本争相投资实业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三件事,反映的就是时下中国企业赚钱的主流的逻辑:其一,赚垄断的钱,无论是政策垄断性的金融企业,还是行业垄断性的电信企业,以及资源垄断性的石油企业,他们赚钱的逻辑是垄断,而垄断对国有企业的利润的贡献之高,几乎达到了历史的巅峰。目前150多家中央企业,前十家的利润总额就占全部央企的80%以上,这几乎意味着,别的竞争性领域的央企基本是不赚钱的;其二,靠“金融赚钱”,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然后充当二道贩子,通过委托贷款、银行理财等形式资金再贷出去,获取暴利。其三,投资房地产赚钱,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投资房地产的情况,和日本泡沫破灭以前的情况极其相似,当年日本的东芝、松下、索尼也是差不多利润的一半都来自房地产。

    一旦垄断、金融和房地产成为一个国家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产业的空心化和经济的虚拟化。一方面,在占有垄断资源的情况下,企业无心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赚钱,另一方面,在做实业的利润偏低,和整体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通过理财和房地产投资,就成了绝大多数的企业最理性的选择。

    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如果其财富的性质和源泉主要靠垄断、房地产和虚拟经济,这样的赚钱模式是没有任何根基的,最终会因为实业的萎缩而使得经济呈现“空心化”,整个经济体将演化成一个只追逐财富分配,而不创造财富的“传销化”体系。这样的传销体系,尽管看起来美不胜收,但只会是一个海市蜃楼,一阵狂风就可以将其彻底摧毁,日本是,美国是,中国,能不是吗?

文章关键字:中国企业,赚钱逻辑,企业500强,上市公司中报,房地产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佚名 编辑:8044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