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一民:高等教育的结构是不是该调整?
日前,在一家餐馆与一服务员闲聊,得知她是外省某理工学院的艺术学院本科毕业生,读的是美术专业学的是油画。所学与所用风马牛不相及,她却说在杭州找到的这份工作她能够接受。
绝对没有丝毫轻视餐馆服务员的意思,而且在我熟悉的一些企业经营者中就有餐馆服务员出身的,我很敬佩她们的自强成才。这里想说的是高等教育中的错位现象。
近期看了多场企业招聘会,有不少应聘者求职的目标岗位是企业办公室文员、企业科室管理人员、营销策划之类,而求职者所学的专业大都不对口,有的是某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有的是某理工大学传媒学院主持人专业的、有的是……五花八门。也许大学生们知道自己无一技之长,想想上述岗位没有特别的技术含量,所以就撞上去试试看。
在刚结束的高考中,报考人数连续4年下降和弃考成为关注焦点。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2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4年间高考报名人数降了105万。
如果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好工作,我为什么要上大学呢?这一问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家子弟,筹措学费不易,家长满心指望孩子毕业以后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可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薪水与其他打工者差不多。“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正在蔓延。
专家指出,伴随着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高校的生源危机也在持续发酵。从2008年开始的大学考生减少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17至2020年左右,这当中有人口出生率降低和出国留学加剧的原因。
不好的事情有时候也会引出好的结果来。从过去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到高等教育均衡甚至是部分地区过剩,能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从总体上看,那些所谓的研究性的高等教育过多了,特别是“和尚庙里培养道士”的高等教育多而滥。什么理科类大学办艺术学院,工科类大学办财经学院之类,说得不好听一点,有没有误人子弟之嫌?相比之下,应用性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却远远不够。清醒地看,在全球,“中国制造”在相当程度上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而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更不平坦。没有相当数量的具有高水平的技术操作人才,要提高“中国制造”的档次、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根本不可能。
国际公认德国的制造业走在全球前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德国有数量庞大的一代又一代的高水平的技术操作人才。而追根寻源,不得不说到德国的高等教育。德国的高等教育分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艺术院校三大类,其中应用科学大学数量占全部高校的50%以上。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有用人才。因此,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很强,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应用科学大学大部分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几个专业,但其特色极为突出,有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专业,其课程设置和内容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说得直白一点,应用科学大学培养的是即用型人才,企业“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现在,中国的企业迫切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为什么就不能调整调整,适应企业的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呢?(司马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