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经理不会告诉你的几个秘密
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爆发性增长,但由于投资者极为信任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信息需求和风险意识并未同步提高,投资者在银行面前往往是弱势,如果后者刻意隐瞒一些重要信息,投资者往往哑巴吃黄连。
比如,很多投资者就不清楚理财产品到期后还有个1—3天清算期、提前终止不等于提前赎回、“月供”利率远高于实际利率等等。
理财专家表示,理财机构与投资者类似于经理人与所有者的关系,在金融活动过程中,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上理财机构有意识减少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很容易让投资者失去信任。
快理财记者列举了部分投资理财领域的潜规则,让投资者更清楚全面地了解与收益和风险相关的重要因素,避免遭受不必要的资金和时间损失。
有些产品的收益率无法预期
6月下旬开始各家银行争相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后,近日,多家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高收益”保险产品“揽钱”。其中,多个险种的年化预期收益率均为5%以上,吸引市民投保。
如某寿险公司新推的万能型两全保险,虽写明保证收益率为2.5%,但连续3个月公布的月份年化结算利率都达到5.25%。而另一家寿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种,预期年化结算利率则写明为5.15%。
明明是万能险,却包装成“理财产品”;本该是结算利率,摇身一变成了“预期年化收益率”;只能承诺最低保证利率,却宣称投资收益稳定有保证。今年以来,多家中小型险企的万能险产品,以“低门槛、超短期、高收益”为卖点,在淘宝、网易等网购平台上获得不少投资者的追捧。
根据保监会2009年颁布实施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万能险以任何公开形式宣传推广时,只能承诺最低保证利率(一般为2.5%),超过保证利率以上的部分,必须以醒目字体提示为“不确定”。
事实上,从保险公司公布的今年前四个月万能险结算利率来看,大多保持在4%左右水平,仅有极少数公司的个别产品能达到5%以上。并且,保险公司只能根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公布当月结算年化利率,未来的结算利率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
一言以蔽之,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只能代表以往,无法预期将来。
产品到期后还有个清算期
客户赎回银行理财产品时,在不知不觉中被理财产品的清算期摆了一道。清算期在银行业内的术语叫“T+N” (T指的是产品到期日,N指天数,N≥0),即产品到期后并不意味着客户的本金和收益能当天到账,而是进入还本清算期。清算期少则1天,长则3天,如果刚好遇到周末或节假日,甚至还会超过3天,而这个期限里,客户的资金是没有任何收益的。
虽然各家银行都会在产品合同里明确标出清算期的期限,但是客户在购买时,很多理财经理并不会主动说明,因为太麻烦。客户如果不够细心就容易忽略了这一隐性的时间成本和影响流动性因素。
提前终止不等于提前赎回
秦先生前不久投资20万购买了一款半年期的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6%。3个月后,该产品提前终止,秦先生共收到本息20.28万元。而事实上,按半年计算的话,秦先生的收益应该有5600元。
吴先生在前年投资30万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一款万能险,他在途中急需用钱提取几次理财资金,事后发现每次取钱时都被收取了手续费。“我在自己的理财账户里取自己的钱为什么还要交手续费呢?”吴先生不明白。
对于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提前赎回的解释,理财专家表示,秦先生的案例就是属于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即在约定满足一定条件下的自动终止为提前终止。而提前赎回是在一定条件下,市民可提前赎回。吴先生购买的是万能险,在犹豫期过后就能随时提取自己的账户价值,但因为每个产品都有一定的封闭期和赎回限制,提前赎回并不是随时赎回。另外,提前赎回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费用,所以,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提前终止、提前赎回事宜要有个底,这些都在产品说明中有详细介绍。
而不少投资者认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一个意外收获,实则不然。因预期收益率为年化,持有产品满1年一般能获得年化收益率,半年的收益则是年化收益率的一半,收益并没有多得。此外,提前终止还会打乱投资者的资金安排。
有些“存款”不是存款
一些理财产品或是投资工具冠以了“存款”的名称,但它们并不是存款,有的还具有较高的风险。如一些银行推出的“投资存款”,是将外汇存款与外汇期权合二为一。由于期权合约的加入,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子女在美国工作,因此美元也就成了老张的必备资产。前不久,老张在一家外资银行购买了一笔3个月的“投资存款”,据说收益非常可观。可是到期时却发现,自己的美元存款统统变成了澳元,由于澳元的贬值,老张的存款也缩水了。
尽管名称是“存款”,但老张所购入的“投资存款”却不是存款,而是一种加入了外汇期权的衍生产品。尽管可能产生潜在的较高收益,但其风险远远高于存款,当汇率走势与协定汇率背道而驰时,就将自动进行兑换。
原来,在签订这种“投资存款”的产品合同时,存在着两种货币,投资者存入的是A货币,可以选择与之挂钩的货币为B货币。在投资期限上,不同的银行可以提供很多种期限供投资者选择,如短至1周、2周,长至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等等。这一投资期限既是存款的存期,也是内嵌期权的期限。
但是,和存款不同的是,在签订合同时,投资者还需要与银行约定一个协议汇率。事实上,这个协议汇率也就是期权的执行价格。在期权的执行价格的基础上,也会有不同的费率,即是期权的价格。
如老张所购入的就是美元/澳元的投资存款,今年以来,澳元汇率大幅走低,加上近期美元保持强势,导致产品到期时澳元/美元的汇率低于协定汇率,老张投资时的美元就被银行转换为澳元,对于存在美元需求的老张来说,就产生了较大的损失。
“月供”利率远高于实际利率
一些消费贷款、无抵押贷款的利率通常较高,为了吸引贷款人,理财经理通常会使用一些小花招,如选择“还款计划表”作为替代答案。贷款人不具有专业知识,很容易被不同的利率计算方式所混淆。
较早以前银行客户申请贷款,一般是到期还本付息,比如1年期贷款10万元,年利率为10%,到期一次性支付本息共11万元,各项数据一目了然。现在,很多银行为了掩盖较高的贷款利率事实,以月供代替利率,让客户更容易接受。
吴女士向银行申请20万元2年期信用贷款,银行客户经理给她一张还款计划表,使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月供9984元。吴女士觉得这个月供可以接受,但对于她实际贷款利率的问题,客户经理给与大致推算:本息合计就为9984元/期×24期=239616元,利息支出是39616元,除以20万元的本金,得到总成本为19.81%,分摊到两年,年利率不到10%。
看上去这种算法无可挑剔,可是别忘了,在两年的贷款期内,贷款人采用的是每月还款的方式,每个月一边支付利息,一边偿还本金,因此占用银行的资金一直在逐月减少。而理财经理的这种算法,适用的情况是,贷款两年,到期时一次性还本付息239616元。两种还款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实际利率也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按照每月还款付息的方式,当我们将期限、月供和等额本金还款法这些关键数据输入贷款利率计算软件中后,得出结果是月利率1.5%,换算成年贷款利率高达18%。
现在,我们在买车、买电器等大件时,经常会看到商家打出“月供仅××元”,实际上使用的一般都是等额本金还款法。客户经理只会告诉你“超低”月供,有意忽略“超高”贷款利率。
相关阅读:
- ·写字楼里的灰色金融可能让你血本无归(08/24)
- ·艺龙旅行开始卖起了理财产品(05/28)
-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演变之路(10/20)
- ·一个月十万变十七万其实是个“坑” 宁(07/31)
- ·互联网“宝宝”“破5” 银行理财产品“(06/11)
- ·互联网理财进入2.0时代 别再只看货基了(04/15)
- ·互联网理财“宝”收益率将继续走低(03/26)
- ·66.0%受访者欲将银行存款转投互联网理(03/20)
- ·互联网理财常态回归 监管强化配置吸引(03/07)
- ·“余额宝”们收益率持续下降(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