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office社区 >> 转型服务 >> 浏览文章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经济转型托起“双创”梦想

2018/4/11 13:10:22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依托实体经济主力军的雄厚底蕴,创新创业被赋予“蝶变”的恢弘使命,成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如果说40年前的个体户、企业家们庆幸的是“冰河”解冻,那么40年之后,他们则更有机会在“大河”行船。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更多创客深耕高新技术,想要跻身全球价值链的上游,而开发区无疑是最接近产业链的地方。

    依托实体经济主力军的雄厚底蕴,创新创业被赋予“蝶变”的恢弘使命,成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推动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科技”的全闭环创新服务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开发区完美的让“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拉起手来。

    在这里,创新是驱动发展的动力,创业是实现梦想的密码。知名大企业的宏图再现,科技界新秀的突破增长,科技企业孵化器更是在创业咖啡的飘香中袅娜地渐行渐近……这些带着梦想的企业、平台和个人在开发区的“双创”之路上精彩亮相,构建起内聚外合的开放性创新网格,推动着创新要素跨平台共享和创新产业跨区域发展。

    “双创”风起云涌,推助着开发区创新因子不断汇集和涌动,打造创新创业者搏击长空、成就梦想之地。

    强企有作为,“创新榜单”上猛刷“存在感”

    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内,活跃着这样一类企业:扎根于自己所属行业领域,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坚持科研至上,执著地走自主创新道路,最终成为行业的领路人。其中的佼佼者,当属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从2003年成立至今,15年来,贝达药业一路栉风沐雨,支撑着其走上“精英道路”的,正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

    作为一家致力于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集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贝达药业真真切切做到了“创新惠及民生”。其自主研发的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凯美纳,打破了此类药物长期被进口药物垄断的局面,创造了多个国内外新纪录,一次次刷新着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榜单”。

    丰收的硕果并没有让贝达药业停下研发的脚步。除凯美纳外,贝达药业又一原创抗肿瘤新药BPI-16350胶囊及其原料药已走出实验室,申请开展临床试验。

    目前,贝达药业已拥有授权专利100余项,另有待授权专利百余项;在研新药30余项,7项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Ensartinib抗肿瘤药物正在全球开展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首个由中国公司主导的、在全球同步上市的创新药。

    不止贝达药业,在藏龙卧虎的开发区,众多企业专注科技研发,把“创新”二字融入血脉,以科研力量引领发展。如今,越来越多来自开发区的“创新成果”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舞台上崭露头角,在各自领域的“创新榜单”上猛刷“存在感”。

    中翰盛泰研发生产的“肝素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顺利获批浙江省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基于免疫荧光技术,该医疗器械将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浆中肝素结合蛋白的浓度,有效缩短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时间,使其得到精准治疗,降低该类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而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久不衰。风电领域的领军企业运达风电成功入选“2017年度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名单。依托国际合作基地,运达风电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瞄准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引进国际风电专家和海外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企业研发下一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风电产品。

    研发能力的保障带来的是经济的跨越发展。2017年,开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8.18亿元,占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9.2%,占余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5.7%。


晨曦下的梦想之城 王凯摄

    小微谱新篇,“小个子”也要变成“顶梁柱”

    走进位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大邦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控制平台,巨大的DLP屏上清楚显示着余杭区路灯资源分布情况、路灯运行状态、亮灯率、节能率等,俨然就是一个完整的“云上路灯系统”。这家只有60人的小微科技型企业,几乎承担了余杭所有城市道路路灯的营运、维护。

    “早在2016年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对余杭区5万多盏路灯的节能、智能改造,通过‘高效智能道路照明管理系统’,实现自组网无线通信的单灯控制与线路控制。”大邦科技董事长楼淼荣说,管理者在控制室里就能掌握每一个街区、每一盏路灯的状态信息,对每一盏路灯的开关状态、照明亮度进行精准控制,真正实现按需照明,节能效率高达60%以上。

    如今,大邦科技每年能为余杭区节约用电3300万千瓦时,相当于1.8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而“高效智能道路照明管理系统”也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科技惠民计划示范项目,获得了国内外数十项技术专利。

    从退出市政建设行业,到创立大邦科技,专注于道路照明节能技术与智慧路灯技术的创新研发,这条“双创”之路,楼淼荣走了13年。“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动力,我们不会停止。”楼淼荣说,当下大邦科技正精心准备余杭区“三路一环”项目道路照明工程,将运用新一代的物联网专用设备,提供更优质、更智慧的道路照明,为余杭城市快速路建设添砖加瓦。

    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及不同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双创”培养出了大量中小微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大邦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小个子”正在努力积蓄能量,势要变成产业的“顶梁柱”,而开发区也没有辜负他们,集中精力厚植着创新创业土壤。

    “现在,是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创业近三年,带领着一支研发驱动型创业团队的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清华说,无论从产业环境还是服务环境,在开发区更容易实现双创梦想。

    正如他所言,推动特色产业园,搭建产业平台,不仅提供硬实力的产业生态圈,更提供软优势的服务生态圈,开发区的双创环境从起步就实行的是双联动。

    通过全面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开发区搭起了数个舞台。集聚创新创业成功榜样企业,为初出茅庐的追随者树立风向标;举办创新大赛发布科研成果,让投资者遇见好项目;各类政策解读形成“创业门诊”,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路上的困惑……

    “通过创新的基因科技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把精准医疗带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是我们创业的初衷。”徐清华说,眼下,可帮基因已从“初生牛犊”,进入成熟产业化阶段,自主研发的肿瘤精准检测的分子诊断试剂正开展临床实验。“专注于肿瘤分子诊断,我们一定可以在开发区创造出更多‘帮助人的基因’,实现自己心中的创业梦想。”

    释放专利效应,为“双创”添薪加火

    创新驱动的核心,来自知识产权的助推。当前,知识产权竞争已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实力的正面、公平较量。

    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知,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承深有感触:“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推动创新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力法律保障。”

    搬迁至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后,张承带领着公司不到200名的员工,从医疗器械类初创企业一步步打拼至今,攻克了新产品研发、市场销售、注册许可等重重难关,制造出了一批能代替进口的中高端微创手术器械产品,还拿到了进入欧洲、美国市场的“准入证”。

    虽然有了“准入证”,但“出国”之路可不是通行无阻。2015年6月,安杰思收到了一封律师函:一家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以安杰思自主研发的消化道止血治疗器械“全能夹”侵犯了其专利产品号保护范围为由,向安杰思挥起了专利技术“大棒”。

    “说实话,当时我真的想过放弃国外市场。”回忆起这场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张承说,放弃的想法还是被否定了,安杰思的“全能夹”在国际上也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不一定会输。历经一年时间,几番举证,最终对方因被判证据不充分而撤诉。经此一役,安杰思转危为机,反攻把全能止血夹卖到了欧洲,并抢占了欧洲30%的市场。

    安杰思的成功,是开发区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创新驱动的一个缩影。

    推动专利从“创新力”嬗变为“生产力”,开发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实施专利提升办法、专利申请资金补助等一系列新的专利资助政策,让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的“真金白银”。

    2017年,开发区实现专利申请量2995件,其中发明申请742件。东华链条子公司——杭州自强链传动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至此,开发区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6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2家,处于全国各级开发区的领先位置。

    “我们要让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培养出更多知识产权‘明白人’。”开发区创业创新局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已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天狼星计划”,持续推进专利提升工程,探索筹建综合性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工作,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汇众能助创业,提供生根发芽的“沃土”

    在“双创”时代下,以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创新服务平台已越来越普遍。依托这些创新创业载体,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着眼大处,精准施策,针对不同产业的特点和优势,提供更优化的政策和更专业的服务,以实现双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将更多机遇留给能把奇思妙想变成现实的人。

    去年8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浙江(余杭)分中心落户开发区,成为开发区打造的一个重点创新平台,涵盖了“技术成果数据中心”、“项目运作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

    “我们就是一位全能的‘技术经纪人’,从事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东部中心负责人吴建海说,东部中心提供公司架构梳理、融资方案规划、战略咨询、政策对接、项目申报,以及人才和技术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服务。

    挖掘隐藏在高校当中的“技术富矿”,也是东部中心核心工作之一,目前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航、南航等著名院校的技术带头人达成合作。吴建海表示,东部中心有针对性地将触角延伸到全国院校当中的技术带头人,打通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目的是要让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都“叫得应”。

    在东部中心的“撮合”下,已有多个涉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科技项目落地开发区,今年还计划引入10个创新型高端项目。

    眼下,除了这位“技术经纪人”,开发区还在对接以色列先进医疗技术方面,给自己找了一位“海外经纪人”——浙江创瑞医疗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目前,开发区已与创瑞医疗在以色列投资的国家级e-Health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计划在当地成立人才驿站,招引以色列医疗领域高端人才。并以创瑞医疗为对接平台,帮助开发区医疗企业了解当前世界顶尖的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和科研技术,提升企业创新研发水平,促成双方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经济合作。

    此外,开发区在企业政务服务方面再造优势。依托药监系统的专业优势,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发区生物医药园区设立了行政审批余杭受理点,可统一受理市局相关行政许可事项15项。联合之前省食药监局特设的审批平台,开发区已形成了一个链接“省市区”的医疗器械审批闭环,实现医疗器械审批零距离。

    目前,开发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92家,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各类园区共22家;与高校合作共建的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2个,院士工作站6个,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超过50家。

    以技载道,大师带徒“自造”人才

    冯国林是一位出色的“医生”,他的“病人”不是普通人,而是电梯。作为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他与电梯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给电梯“看病”,冯国林在业内可是专家级别的。

    从业25年,冯国林一直保持着24小时待命的职业习惯。“电梯,出门的第一站,回家的最后一站。方寸之间,却承载了无数人的安全。”冯国林说,电梯维修就像医生出诊一样,我们拿着自己的专业工具,为电梯“体检”、“看病”,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老百姓乘梯的平安梦。

    2017年,冯国林和6位电梯维修领域的技师一起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梯维修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始了电梯维修技能的传道授业解惑之路。这两年,西奥电梯所有分公司的维修保养人员分批次来工作室进行学习充电,共培训了900多位学员。

    依托工作室,冯国林和他的成员们率先在业内推行了“48小时快速安装工艺”,改进了传统的“电梯钢丝绳更换调整方法”,研究制订了“高速电梯曳引钢丝绳维护保养工艺”等,获得和协助公司研发部门获取国家发明专利17项。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电梯每隔15天就必须要做一次日常维护保养,每位维保人员平均保养电梯台量不得大于30台。公司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电梯在市场上投入使用,这势必造成电梯维修安装人员非常紧缺,培养专业有责任心的维保团队就成为了工作室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冯国林说,通过工作室,他要把自己多年钻研出的电梯维修绝活倾囊相授,培养出更多电梯维修技能型人才。

    技能,是中高端就业人口的一个重要标识。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就业人口素质、构建一支与产业转型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不仅是西奥电梯一家企业的目标,也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构建“双创”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转型发展中的开发区,有越来越多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企业入驻,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迫在眉睫。寻求“外援”是一个途径,但开发区更注重本地工匠型技能人才的“自造”。

    以东华链条率先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起点,开发区专门挑选了一批覆盖不同工种的高级技师,组成开发区技能带头人队伍,并为其与各类高校开展培训,举办相关论坛和沙龙,分享经验、攻关课题,提升队伍理论水平。

    如今,老板电器厉明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华润雪花啤酒王友乔机修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福斯达蒋旭华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南都动力周凤满锂离子蓄电池制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铁流离合器谢茂青模具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相继成立,以传帮带的传统方式实现企业内部人才输送和复制。

    目前,开发区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近1000余名,其中“国千”15名,“省千”5名,国务院津贴人员2名,新增各类人才项目160余个;拥有各类高技能人才18000多名,实施技能项目攻关300余项。

    大众创业,凝聚经济发展新动力;万众创新,书写产业升级新华章。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双创”的经济愿景正逐渐演绎为一个个实效成果。置身新起点的开发区人,从不缺乏上下求索的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一如这个万物都在生长的季节,开发区涌动着的改革和创新正蓬勃壮大,期待在更深层次的发展中“凤凰涅槃”。(原标题: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经济转型托起“双创”梦想 文:白赟、徐晓莉 图/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文章关键字: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双创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