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初显成效
产业创新是浙江创新强省建设的主战场。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营造高层次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浙江亮出的关键一招。
自2017年启动建设工作以来,浙江省已创建培育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68家,其中省级65家。综合体成效已初步显现:创新服务机构不断集聚,大量共性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找到了“婆家”……
浙江省提出了2022年实现“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的目标。下一阶段,综合体建设要进一步突出综合体“创新”和“服务”的功能,为创新强省建设和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综合体建设模式多
日前,记者在杭州、台州、德清、诸暨等地走访了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记者发现,浙江省各地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已探索出多种各具特色的综合体建设模式。
有依托行业内龙头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公共创新服务的“龙头企业带动式”。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依托万向集团,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推广应用,目前已共建大院名所1家,开展产学研的企业335家,解决技术难题750个。
有多链条融合,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全创新链推进式”。台州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初步集聚起集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80多家各类创新要素,为模塑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
有放眼新兴产业培育的未来产业孵化式。在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一间布满蓝色“尖角”的微波目标特性测量实验室带来浓浓的“未来感”。浙江省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重点实验室运行部副部长刘致曲说,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能够填补我国微波连续波谱测量的空白,为卫星载荷设计与研发提供自主实验支撑,最终服务于灾害响应、农情监测、国土与海洋资源监测等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65个省级综合体已累计集聚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省级以上检验检测平台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2864家,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达6329家。
打造创新服务升级版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目标,就是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创新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用技术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余杭家纺与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新材料研发共享技术中心,新材料研发共享技术中心主任邹湘坪博士说,生态化、功能化是家纺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他的团队正在进行功能新材料、健康生态面料等方面的开发,并积极促成健康生态布艺标准落地。
打破资源分割,让产业、环境、人才等元素同频共振。过去,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国内药企做仿制药较多,而创新性不够。“入驻综合体两年来,浙大团队每年为50多家公司做委托项目研发,涉及200多个药物品种,一站式服务让企业省去了往外跑寻求合作的麻烦。”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杨波说。
为企业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供贴心服务。台州椒江智能马桶产业在综合体助推下实现转型升级:今年1季度产品合格率从过去不到20%上升到如今95.5%,企业从组装贴牌的低端模式发展为材料、外观自主研发,建设品牌基地。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7年以来,65家省级综合体累计服务企业41.4万家次、解决技术难题1.6万个、达成技术交易项目6811项。
(原标题: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初显成效 记者:黄慧仙、曾福泉 通讯员:袁玲玲、徐静休)
相关阅读:
-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如何集聚创新资源(06/13)
- ·今年浙江数字经济要这样发展(05/27)
- ·杭州萧山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省级(05/15)
- ·台州高标准打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05/05)
- ·产业互联网成“两会”热词(03/14)
- ·充分释放浙江数字经济动能(03/11)
- ·“双十大”项目成杭州瓜沥产业转型升级(03/04)
- ·瞄准北京商贸服务综合体客群 华润万家(02/27)
- ·衢州三家综合体入选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01/22)
- ·嘉兴桐乡诞生首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