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星网 >> CBD >> CBD城建 >> 浏览文章

杭州将规划两个主中心六个副中心 九堡划入主城

2014/6/13 10:20:35 五星网 浏览: 【字体:
文章导读:咱们老百姓说话,都有市中心这么个提法。现行的规划里面,把杭州的中心分成2个市级公共中心、3个城市副中心、14个地区级(城市组团)中心等。 这次的规划,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对部分中心进行了调整。以后,杭州的中心从大

  咱们老百姓说话,都有市中心这么个提法。现行的规划里面,把杭州的中心分成2个市级公共中心、3个城市副中心、14个地区级(城市组团)中心等。

  这次的规划,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对部分中心进行了调整。以后,杭州的中心从大到小有四个层级:市级中心——城市副中心——主城次中心(主城范围内)——地区次中心(副城和组团内)。再往下,就是居住区级中心了。


  两个市级中心 六个城市副中心

  市级中心是两个,一个是延安路及近湖地区,主导的功能有很多,包括商业、旅游、行政、金融等等;一个是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功能包括行政、商务、商业、金融、文体等。

  城市副中心有6个,包括江南副中心、临平副中心、下沙副中心、大江东副中心、未来科技城副中心、城北副中心,主导功能包括商业、商务、金融等。副中心相比以前,后3个是新增的。

  主城次中心有8个,包括城东新城次中心、新天地次中心、国际会展次中心、蒋村次中心、之江次中心、黄龙次中心、滨江次中心、九乔商贸城次中心等。各个次中心的主导功能也有不同,比如国际会展次中心的主导功能就是会展,蒋村次中心的主导功能是旅游和商业,黄龙次中心的主导功能是商务、文体和会展。

  最后,就是地区次中心,这些次中心分布在副城和组团,有的是以地铁上盖物业为依托,辐射周边,包括杭州南站次中心、江南新城次中心、临江新城次中心、空港新城次中心、瓜沥次中心、临浦次中心、老余杭次中心、瓶窑次中心、超山东次中心,等等。这些次中心的主导功能以商业居多,有的还有旅游功能。

  这些地区的中心等级、功能一旦确认,将成为这个地区的公共中心和活力中心。

  根据新总规的蓝图,三大副城区和六大组团的居民们,将与主城区居民共享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优质资源。比如,以后在余杭组团的居民,不用坐车到市中心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因为城西的未来科技城内部会安排一个浙大医疗中心,到时候将由浙一医院来接管。

  撤销塘栖组团新增瓶窑组团 九堡划入主城

  现行的规划中,对杭州的城市布局形态有这样的描述:“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修改的规划继续保持了这种空间结构,不过,对主城、副城和组团的范围进行了调整。“一主”是主城,“三副”是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六大组团”包括:余杭组团、良渚组团、瓶窑组团、义蓬组团(大江东新城)、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对照老版的规划就能发现,原先的塘栖组团被取消了,新增了瓶窑组团。

  市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别看从字面上看有些地方没有变动,但实际内容也有一定的变化。比如,被取消的塘栖组团,就被并入了临平副城。塘栖从组团“升级”为副城,无论是对临平副城的发展还是塘栖自身的发展,都有提升作用。此外,原先的规划中,九堡被归入下沙副城,考虑到与行政区划相对应等原因,这次的规划修改中,九堡划入主城。

  杭州这座城,这些年是怎么变化的

  ●1958年:从“休疗养城市”到“北工南居”

  解放后,杭州首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是在1953年,那时候特地请来了以苏联专家穆欣为首的专家组为杭州编制总规,当时他们给杭州的定位是一座“休疗养城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休疗养业不能支撑城市发展,那么多城市人口要生活,需要工业。于是,1957-1958年左右,杭州对之前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一次修改调整,规划了不少产业发展用地,如半山钢铁工业区、石桥重型机械工业区、小河轻化工业区、望江门食品工业区等。汤海孺说,这一次调整,让杭州形成了“北工南居”的城市格局,让城市规模往外延伸。这个格局对杭州此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延续至今。

  ●1978年:重归风景旅游城市定位

  1978年,杭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编,“这次的规划修编,将城市性质重新修改为风景旅游城市,将风景区里的工厂外迁,环湖单位机构外迁,还湖于民,规划了朝晖等新居住区。”汤海孺说。

  这次总规修编后,杭州才正式拉开城市格局。比如,往东,四季青一带的蔬菜基地开始外迁发展居住;往北,有了朝晖、德胜、大关一带的居住区。上世纪80年代,市中心的中东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两岸的房子拆迁后,很多市民都搬迁到了城西的翠苑和古荡一带,原来那一片农田也都演变成了居住区。

  上世纪80年代以后,规划高速公路、铁路、空港时,都选在了东面,让钱江二桥同时承担公路、铁路功能,形成“东动西静”的交通格局,一直延续至今。比如,直至今日杭城东部仍然保持着交通优势,而且由于火车东站枢纽的加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1年:市区猛增3068平方千米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杭州成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要开放、招商引资,需要设立开发区,于是想到了跨江、沿江发展。

  后来设立了两个开发区,一个是从早期的江南科学城转变而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是从下沙轻化工业区的概念转化来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两个区块从一个理念,日益丰满变成了现今的模样。

  “跨江发展,说到底是杭州作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及省会城市的地位决定的,但杭州城市发展过于迅速,导致城市发展空间不够大。”汤海孺说,为解决这个问题,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杭州再次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萧山、余杭撤市建区,形成3068平方千米的新市区。“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大背景下,杭州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的修编。”汤海孺说,这次规划,标志着杭州城市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转变,形成了以钱塘江为轴心、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格局。

文章关键字:杭州规划,杭州主中心,杭州副中心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8037 返回顶部
[声明]文章仅供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kf#5sw.com,#换@。感谢所有提供文章的媒体和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