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仓前:在创新发展之路上华丽蜕变
(原标题:余杭仓前:在创新发展之路上华丽蜕变 文:陈玲悦、陈方杰、钟佳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杭州余杭区仓前街道,有一座与新中国共成长的“粮仓”。65年前,仓前的“四无粮仓”(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开启了我国粮食仓储事业的新时代。
150年前,国学大师章太炎诞生在仓前,并在这里度过了21个春秋。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如今,全国文保单位章太炎故居就坐落在梦想小镇。运河边,老街上,小镇里,章太炎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2014年9月,梦想小镇在仓前开建,12座旧粮仓被改建。2015年3月,梦想小镇正式开园,来自全球各地的“追梦人”纷至沓来。
今年6月,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仓前举办,李克强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克强总理还引用这两句诗,高度肯定了他在这里感受到的“双创”铺天盖地、异彩纷呈、展现无限生机的丰硕成果。
从梦想小镇出发,仓前街道厚植创业创新“沃土”,220幢写字楼拔地而起,高起点、高质量迈入“楼宇经济”新时代。在公共配套上,随着交通及科教文卫“短板”补齐,以及“美丽仓前”的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产城融合的景象呈现在眼前,让老百姓既有幸福感又有获得感……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从“粮仓”到“良仓”,从太炎故里到“梦开始的地方”,梦想从仓前出发,已开始扬帆启航。
220幢楼宇拔地而起,楼宇经济成高质量发展的“一抹亮色”
“在我的记忆里,这里全是庄稼地,放眼望去是一片油菜花,我舅舅原先是粮仓的一名工作者,而现在,粮仓早已成了创业创新的‘良仓’了。”看着昔日粮仓的变化,梦想小镇“良仓”内的一名创客不无感概地说。
从“粮仓”到“良仓”的华丽转身,是仓前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而在仓前,创新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楼宇经济就是其中的“一抹亮色”。
文一西路和余杭塘路两侧,拔地而起的写字楼以及产业园区,正在逐渐成为单位面积产出最高的经济业态——楼宇经济。据统计,仓前街道辖区的33个产业园区内集聚了220幢楼宇,其中区级重点楼宇182幢,入驻企业9659家,从业人员51986人,涵盖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大数据等诸多领域。
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楼宇,使得楼宇经济开始由原来的“盆景”变成了“风景”。而这道风景,离不开仓前厚植的全域创新“沃土”。今年,余杭区出台《余杭区楼宇经济“全域创新”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将仓前列为第一批楼宇经济全域创新试点之一。作为“三服务”活动的再深化,仓前街道出台了“楼宇经济工作十条”,成立了楼宇工作站,建立了季度工作例会、月度重点指标通报、风险企业清退等工作机制。
“我们按区域将33个园区划分成三个区块,对应成立了三个‘楼宇工作站’。每周三下午就是楼宇工作站的集中办公时间,街道各科室、职能站以及未来科技城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都会准时参加,企业有需求可直接到站内解决。”仓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森马电商的郑女士真实地感受到了“楼宇工作站”的便利和高效。前不久,刚入驻仓前街道的森马电商遇到了难题,他们在网络平台发布广告时遇到知识产权问题,在一个集中办公日,郑女士找到“楼宇工作站”,工作人员现场就给出了解决方案,这让郑女士感到非常温暖。
除集中办公日外,楼宇工作站工作人员还经常走进楼宇、走进企业,收集企业的需求,倾听企业的呼声,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就马上办,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确保事后有回音,解决企业办事难、找人难、跑多次的“痛点”。
好的“投入”,带来好的“产出”。2018年,5个产业园区实现税收过亿元,包括科创中心(健康谷)、欧美金融城、财通科技、恒生科技园、梦想小镇;12个园区税收超千万元,包括海创科技中心、安通科技信息园、炬华智慧产业园、利尔达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仓前街道现有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重点上市培育企业18家,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了IPO梯队格局。
补齐公共配套“短板”,产城融合让老百姓既有幸福感又有获得感
在仓前街道辖区,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智慧停车等系统随处可见。比如,你乘地铁,打开支付宝“地铁乘车码”,先乘车后付钱;你到宾馆住宿,只要你征信好,身份证一刷,住好了再结算,不用支付押金。
在人们的印象中,医疗、教育、文化、交通、休闲等生活配套一直是杭州城西的“短板”。但近年来,仓前街道的公共配套“短板”已开始慢慢补上了,并逐渐形成了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9月17日,杭州高铁西站枢纽正式开工。据规划,杭州西站交通枢纽将汇集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引入沪乍杭铁路、商合杭铁路湖州至杭州西站段、杭黄铁路至杭州西站联络线、杭温铁路、杭州至武汉等高铁线路,实现上海—杭州两大枢纽间的多点连接,形成上海—杭州—南昌间第二高速通道。
交通利好消息,远不止杭州西站交通枢纽开工。眼下,文一西路(延伸段)全线通车,余杭塘路全线贯通,地铁5号线首通段通车……待到2022年,杭州西站交通枢纽建成投用后,仓前街道将形成以道路网、轨道网、地面公交网为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可实现“15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30分钟到达杭州市中心(即省政府),45分钟通达杭州火车东站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俞伟权原是仓前灵源村荒田里的村民,因为建设需要,去年他成了杭州西站枢纽一期的征迁户。今年8月,一期安置房正式开工建设,俞伟权和他的家人们便开始期待回迁新房的那一天。
“以人为本,全力补齐公共民生短板,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在征迁工作中也展现出了‘仓前担当’和‘仓前速度’。”仓前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不仅在交通基建上卯足了劲,在科教文卫等方面也做足了文章。”
“甲状腺疾病已困扰我好几年了,以前去市区医院一趟要换乘两次公交,一来一回就是一天,现在好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有名医专家,复查看病就方便多了。”家住仓前街道葛巷社区的徐阿姨说。
去年6月,仓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今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挂牌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仓前分院,浙大一院名医专家定期坐诊。未来,位于仓前的浙大一院余杭分院也将开门接诊,目前工程已进入装修阶段。
近年来,仓前街道在医疗、教育、商业等方面的项目频频“落地绽放”,让老百姓既有幸福感又有获得感。
比如在教育上,今年上半年,仓前中心幼儿园迁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仓前二小项目进入桩基施工。同时,继续深化与杭师大的全方位合作,“两校一园”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此外,仓前老年食堂全面投入使用,11个村社实现老年助餐配送;持续深化老年人居家养老购买服务,已达到老年人总人口8.32%。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仓前街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城市图景将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美丽仓前”画卷徐徐展开,全域美丽让人“看得见远山,记得住乡愁”
站位科技前沿、引领时尚生活、展现国际形象,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的仓前街道,更注重“颜值”与“内涵”,提升“美丽仓前”新品质。
车行至文一西路,现代化的科技园区让人应接不暇,尽显都市繁华。而沿着从文一西路转至良睦路,一路向北穿过宣杭铁路,城市风貌渐渐从后视镜里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秋收的田野,乡村朴实的气息迎面而来。
曾几何时,与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相比,仓前街道北面的乡村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随处可见,休闲文化设施几乎没有……如何实现全域美丽,打造梦想小镇后花园?仓前有着自己的思路——对宣杭铁路以北的6个村庄进行美丽建设。
白墙黑瓦的新杭派民居,小桥流水的田园人家,精雕细琢的公园节点,规划有序的集镇道路……这样古朴典雅、宁静致远的新景象,在仓前连具塘村成为了现实,让人“看得见远山,记得住乡愁”。
“从扔烟头到捡烟头,到无烟头可捡,村民的素质大大提高了。”连具塘村一位村民的简单概括,道出了去年5月仓前街道在全域铺开基础环境整治以来,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
走在村道上,没有一丝纸屑杂物。家家户户的门口,放置着“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两个垃圾桶,村民们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连具塘村貌巨变,更是仓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在进行小城镇综合整治过程中,仓前街道还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线路。比如,灵源线-高桥村靓丽风景线、永乐村-苕溪村-连具塘村风景田园线、吴山前村“两山一漾”休闲线,这些线路将一户户美丽庭院、一座座美丽村庄串珠连线,形成仓前独具韵味的美丽风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仓前的社区规模也从原先的1个社区增加至5个社区,围绕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的决策部署,仓前街道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清运率、就地处置率、知晓率”,破解垃圾“分类难、清运难、减量难、参与难”四大难题。
家住仓溢绿苑的郭阿姨在对待垃圾分类上十分细心。“以前吃好饭,擦嘴的纸巾和剩菜就一起倒进垃圾桶了,现在我都要把纸巾另外挑出来。孙女玩具上换下来的电池,也都单独丢在有害垃圾的桶里了,不会混着不分类了。”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打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新格局,仓前街道统筹谋划、紧贴民情、频出新招。目前,仓前已全域铺开“物业+”垃圾分类模式,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集置点建设与村级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的同时,力争打造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此外,仓前通过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立居民生活垃圾溯源机制和督导、公示、激励机制,对垃圾减量实现动态管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仓前街道外运处理生活垃圾总量对照控量指标减量6.8%。
仓前之美,美在美丽村庄建设,美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在垃圾分类,这些都是仓前街道全域美丽建设的题中之义。眼下,一幅美丽仓前的画卷正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